土耳其印尼签下百亿“可汗”大单,印度人不爽了:就这也能卖得出去? 当地时间7

财先生观天下 2025-07-29 16:01:17

土耳其印尼签下百亿“可汗”大单,印度人不爽了:就这也能卖得出去? 当地时间7月26日,印尼与土耳其签署的48架“可汗”战斗机采购协议,原本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没想到印度不乐意了。 “印度国防研究”网站发布了一个帖子,大概意思是,就可汗战斗机也能卖出去?它只有原型机就敢卖。 这要换成其他大国来说没啥问题,因为可汗战斗机的确没有大规模量产,目前只有原型机可以参考。 可问题是轮得到印度冷嘲热讽?自己的五代机项目“光辉MK2”还在图纸上打转,却对已完成首飞的“可汗”战机嘲笑,不知道是印度太过嫉妒,还是太过自大。 “可汗”战斗机由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主导研发,2023年3月完成首飞,目前确实只有一架原型机,但它的技术路径相当务实。 发动机采用美国通用电气的F110-GE-129,雷达系统整合了意大利莱昂纳多的有源相控阵技术,航电系统则借鉴了韩国KF-21的成熟方案。 这种“全球技术整合”模式虽非原创,却让土耳其在短短5年内,走完了从概念到首飞的流程,比印度“光辉”从立项到量产花30年的效率高出不少。 印尼愿意掏出100亿美元,看中的正是这种务实,与其等一个完美的国产方案,不如用可承受的成本获得五代机战力。 毕竟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已列装F-35,马来西亚也在洽谈苏-57,印尼需要快速填补代差。 印度的质疑底气何在?其国产五代机AMCA项目2008年立项,至今仍停留在数字建模阶段,原定2025年首飞的计划已推迟至2032年。 更讽刺的是,印度连三代机的国产率都没解决,“光辉MK1”的发动机、雷达、弹射座椅仍依赖进口。 这种情况下嘲讽“可汗”“只有原型机”,无异于站在泥潭里,嘲笑别人的草鞋不够精致。 印度媒体或许忘了,自己的“布拉莫斯”导弹也是俄印联合研发,却从不承认其核心技术来自俄罗斯。 当初引进法国“阵风”时,为了提前交付甘愿多付30%溢价,如今却对印尼的选择指手画脚,这种双重标准背后,是对自身国防工业落后的掩饰。 从地缘格局看,这笔交易的意义远超军购本身,印尼通过采购“可汗”,既避免了过度依赖美俄战机导致的政治捆绑,又能参与土耳其主导的五代机产业链。 协议中明确规定,印尼企业将参与机体复合材料和航电系统的生产,这比单纯买飞机更具战略价值。 而土耳其则借此突破了西方对其国防工业的封锁,继无人机之后,在有人战机领域打开了新市场,这种“非传统军售伙伴关系”,恰恰是印度想做却做不到的。 印度一直想成为“全球南方”的军工出口大国,但其出口的武器,要么是俄罗斯授权生产的老款装备,要么是性能存疑的“国产货”。 至今没有一笔超过10亿美元的五代机订单,这种落差或许才是其舆论酸溜溜的真正原因。 客观说,“可汗”确实存在风险:量产型与原型机的性能落差、美国可能中断发动机供应的隐患、后续维护体系的建立都是未知数。 但国际军贸市场从来不是买“完美产品”,而是买“可用选项”。巴基斯坦引进中国FC-31原型机时,后者也未完成全部测试。 印度媒体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国防自主化的赛道上,土耳其至少已跑出了第一步,而印度还在起点反复调整跑鞋。 土耳其用事实证明,即便没有完整的产业链,只要选对合作伙伴、控制核心需求,照样能在高端武器市场分得一杯羹。 而印度那种“要么做到最好,要么嘲笑别人”的心态,恰恰是其国防工业长期落后的症结之一。当印尼和土耳其在安卡拉握手时,印度或许更该反思:自己的五代机,还要让国民等多久?

0 阅读:219

评论列表

奋斗

奋斗

2
2025-07-31 05:06

土狗生产一架飞机,零部件东凑西凑的没意思,印三的技术更没意思,把核心的技术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上,掐勃子,一掐就会死。

猜你喜欢

财先生观天下

财先生观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