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市民在银行存款35万取款时余额为0,系银行发现其为连带保证人后擅自扣划用于偿还担保债务,法院:违法,判还超额部分并赔偿利息 35万存款“失踪”:银行擅扣风波与法律裁决 在江苏南通,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银行存款“失踪”事件打破,让市民李先生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愤怒之中。 那是一个普通的夏日,李先生像往常一样走进家附近的银行,准备取出账户里的35万元,用于筹备女儿的婚礼。在他的认知里,这笔钱是家庭未来幸福的保障,是多年辛苦积攒的成果。然而,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口:“先生,您账户里的余额为0 。” 李先生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问道:“怎么可能?我之前存了35万在这儿,一分钱都没动过,怎么会没有了?” 工作人员面露难色,随后解释道,李先生曾为他人的一笔债务提供连带保证,现在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银行依据相关规定,擅自扣划了李先生账户里的存款,用于偿还担保债务。 李先生又惊又怒,大声反驳:“我是保证人没错,但你们银行在扣划我的存款之前,为什么不通知我?我对这笔钱有支配权,你们不能一声不吭就把钱划走!” 可银行方面却坚持认为,根据他们的操作流程,有权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扣划存款。 无奈之下,李先生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了法庭。法庭上,气氛严肃而紧张。李先生的代理律师据理力争:“银行在未经当事人同意,且未履行事先通知义务的情况下,擅自扣划李先生的存款,严重侵犯了李先生的合法财产权益。即使李先生是连带保证人,银行也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申辩权。” 银行方面则辩解称,他们是按照内部规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减少银行的损失。 经过详细的调查和激烈的辩论,南通市如东县人民法院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法院认为,银行在未通知李先生的情况下,擅自扣划其存款,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银行无权在未经当事人同意且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下,直接处置储户的存款。法院判决银行归还李先生被超额扣划的部分存款,并赔偿其到期应得利息3000多元。 法官助理倪静静表示:“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侵犯。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更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充分保障储户的合法权益。” 这起案件尘埃落定,李先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但这一事件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它不仅提醒着金融机构要规范自身的操作流程,尊重和保障储户的权益,也让广大市民更加重视自己在金融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明白在面对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江苏一市民在银行存款35万取款时余额为0,系银行发现其为连带保证人后擅自扣划用于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7-30 10:17: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