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一名10个月大的婴儿因发烧,家长居然给她吃了超过5倍剂量的退烧药,结果,原本只是普通的发烧,竟然导致了肝衰竭,孩子被送进ICU抢救了好几天,才侥幸捡回一命,网友纷纷质疑:这家长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据大象新闻7月25日报道,深圳一个十月大女娃的遭遇,让所有家长都捏了把冷汗,数字会说话:5倍的超量用药、4次连续服用、8天的生死救援、20倍暴增的肝指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都源于家长一个看似普通的决定。 那天,小汐(化名)因为嗓子起疱疹加上肠胃不适住进了医院,谁知第二天突然高烧不退,体温飙到39度,家长慌了神,抓起退烧药就往娃嘴里灌,从早上8点开始,一天之内连着给了四次药,每次用量都远超标准。 这些不起眼的退烧药,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按说明书标准,像小汐这样十公斤左右的娃,一次最多只能吃150毫克,可家长一次就给了800毫克,整整超了5倍多。 灾难来得猝不及防,当天晚上,小汐就开始呕吐、手脚抽搐,小脸发灰,送医后发现更可怕的是:肝区胀痛,眼珠发黄,肝功能指标已经爆表,比正常值高出了20倍。 医生一查才发现,这哪是普通发烧,分明是药物中毒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孩子的小肝脏根本扛不住这么大剂量,已经开始大面积受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就此展开。 抢救刻不容缓,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把小汐转进重症监护室,医生们分成几组同时行动:一边注射特效解毒剂乙酰半胱氨酸,一边用甘草酸制剂保护受损的肝脏,还要通过大量输液帮助排毒。 情况最危急时,小汐的口鼻开始渗血,医生们甚至准备好了血浆置换方案,幸运的是,检查显示药物已经大部分代谢掉,这才避免了最坏的结果,经过整整八天的救治,小汐的肝功能终于恢复正常。 这起事件震惊了医疗圈,数据显示,近年来86%的婴幼儿药物中毒都是因为家长自行调整剂量,退烧药虽常见,但安全范围其实很窄,每天最大剂量不能超过每公斤体重60毫克。 专家提醒,给娃喂药有“三要三不要”:要用专门的喂药器,不要用眼睛估量;要严格遵守4-6小时的服药间隔,不要急着连续加量;要仔细看说明书的体重标准,不要想当然。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2025年7月25日报
在深圳,一名10个月大的婴儿因发烧,家长居然给她吃了超过5倍剂量的退烧药,结果,
兰天讲史
2025-07-30 10:47: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