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里写有一句话很有深意,对每一个人都有警醒作用:“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膽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爬上高位后,原本的毛病就全冒出来了?就像藏在暗处的尾巴,突然暴露在阳光下。这句话出自钱钟书《围城》,它不只戳中了人性,还藏着大悬念: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带着这样的“尾巴”在爬树?读下去,你会发现,这警醒不光是故事,更是镜子。 钱钟书先生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书香门第出身,1929年进清华大学外文系,1933年毕业后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937年获副博士学位,又在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回国,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大和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那时候抗日战争打得正烈,社会乱糟糟的,知识分子日子不好过。1944年,他在上海开始写《围城》,跟夫人杨绛住在一间简陋屋子里,坚持两年才写完。小说1946年完稿,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行。 这书聚焦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生活,三闾大学是虚构的,原型就是蓝田师范学院,那里老师们背景杂,矛盾多,反映出时代下的人心复杂。高松年是小说里的校长,原先在外交部当司长,后来转行当校长,钱钟书通过他,挖苦了地位变化对人品的影响。这句猴子尾巴的比喻,就出自第七章,方鸿渐和赵辛楣聊天时冒出来的,点明了人性弱点总在高处现原形。 小说里,方鸿渐留学回来,在三闾大学教书,那学校偏僻,环境差。方鸿渐跟老朋友赵辛楣在教员休息室聊天,屋子霉味重,桌上旧杂志乱堆。方鸿渐抱怨高松年办事糊涂,批文拖拉,还偏袒亲信。赵辛楣说,高松年以前在外交部挺精明,也许当校长后变了。 方鸿渐不同意,说那些毛病早就有,只不过过去没显眼。赵辛楣坚持地位高了会放大问题,两人争起来。方鸿渐回忆高松年从前在外交部,低头记笔记,其实在算计上司。赵辛楣承认,但还是觉得高位改变人。最后,方鸿渐总结,人缺点就像猴子尾巴,低处藏着,高处全露,那些红臀长尾巴本就存在,不是爬高新添的。赵辛楣听了,若有所思,两人就停了话头。 这比喻说白了,就是提醒大家,人性弱点人人有,爬高了容易露馅。钱钟书用猴子比人,形象又扎心,戳中了知识界那些钻营的毛病。高松年不是坏蛋,但他那些虚伪、偏私,本来就有,当校长后全冒出来了。现实中,不少人红火一阵子,就出事了,说到底是修养不够。中国古话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孔子也讲,好德如好色,可见品德多重要。在咱们社会主义建设里,这话对党员干部和老百姓都管用。地位低时,缺点藏着没人注意;地位高了,群众眼睛雪亮,一露就麻烦。所以,得从小事抓起,严于律己。 学习《围城》,不是光笑那些讽刺,得想想自己。新时代,大家追求进步没错,但得配上好品德。像刘德华那样红一辈子,靠的就是自律。底层人没爬高,不显缺点,但也得早修身。要不,哪天机会来了,尾巴一露,就完了。这书出版后,文坛轰动,因为它接地气,讲真话,不拐弯。钱钟书借比喻,教人正视自己,避免灾祸。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有一句话很有深意,对每一个人都有警醒作用:“事实上,一个人的
虎虎聊娱乐
2025-07-30 12:17:5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