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称,若乌克兰不寻求停火或暂时休战,而是维持当前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俄乌战争可能将持续至2034年。 那为啥扎卢日内会觉得战争会打到2034年呢?这得从战场的变化说起。2024年阿夫杰耶夫卡战役之后,俄军彻底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派坦克集群猛冲,而是在前线几十公里宽的地带埋了上百万颗地雷,每隔几百米就设个重炮阵地,天上还飞着数不清的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可不简单,俄军最新的光纤FPV无人机能飞50公里远,专门盯着乌军的弹药库和补给车队炸。有一回乌军好不容易凑了一个营的兵力反攻,刚出发就被无人机盯上,还没摸到俄军阵地,半路上就被火箭弹炸得七零八落。 乌军这边的日子更难过。以前靠西方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和“豹2”坦克还能撑撑场面,现在俄军的电子战系统一开机,乌军的通讯设备全成了摆设。 更要命的是无人机供应跟不上,乌军现在只能靠民间小作坊组装无人机,一天最多造几十架,而俄军每天能出动上千架。有个乌军旅长私下里说,他们连给无人机充电的电池都不够,有时候只能拆手机电池应急。 兵员短缺也是个大问题。扎卢日内算过一笔账,从2014年顿巴斯冲突算起,到2034年正好二十年。现在乌军已经开始征召60岁以上的老人和妇女,很多新兵连枪都没摸过就被派往前线。 反观俄军,虽说征兵也困难,但还能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调人,甚至把监狱里的犯人拉出来当炮灰。两边的人力储备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资源消耗更是个无底洞。俄军每天打出去的炮弹相当于欧洲小国一年的军费,连苏联时期的T-62坦克都从仓库里拉出来重新喷漆。 乌军这边更惨,每打七发炮弹才能凑出一个北约标准的火力单元,很多时候只能用二战时期的喀秋莎火箭炮应急。西方援助的装备虽然不断运来,但真正能送到前线的不到一半,大部分都在运输途中被俄军无人机炸毁。 国际支持这块也不省心。欧盟虽说承诺了几百亿欧元的援助,但实际到账的还不到一半,而且很多钱都是贷款,乌克兰战后得连本带利还。美国那边更不靠谱,国会三天两头为援助金额吵架,有一次居然停了九个月的军援,差点让乌军断顿。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上台后明确表示要减少对乌援助,他那句“欧洲盟友应该多掏钱”的话,让基辅的政客们直冒冷汗。 扎卢日内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主张乌军得玩技术突围,用无人机和电子战打不对称战争。今年6月,乌军确实用改装的民用无人机炸了俄境41架战机,可这种成功案例太少了。 因为技术差距太大,俄军的电子干扰车一开机,乌军的无人机就跟断线的风筝一样往下掉。而且西方对乌克兰的技术转让卡得死死的,生怕这些技术流到俄罗斯手里。 泽连斯基这边也有自己的难处。他要是现在提停火,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肯定把他撕成碎片,国际上也会被看成软弱。可他坚持反攻,又实在没那个本钱。有个西方军事观察员说得一针见血:“乌克兰现在就像个赌红了眼的赌徒,明明兜里没钱了,还在跟庄家喊加注。” 更麻烦的是,乌克兰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战前他们是欧洲粮仓,现在很多农田都埋着地雷没法种庄稼。关键矿产资源像锂、稀土这些,大部分都被俄军控制着。 西方企业本来想投资开采,可前线炮弹天天在头顶飞,谁敢来?有个乌克兰经济学家算过,就算战争明天结束,重建也得花上万亿欧元,这钱从哪儿来? 国际政治的博弈也让局势更复杂。俄罗斯占着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手里握着能源和矿产资源,根本不着急谈。欧洲虽然嘴上支持乌克兰,可真要让他们掏真金白银,一个个都缩着脖子。 美国更绝,一边给乌克兰武器,一边逼着他们拿矿产资源做抵押,这种“资源换援助”的把戏,让乌克兰未来十年都翻不了身。 扎卢日内的警告其实是个残酷的现实: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乌克兰在人口、资源、工业基础上都远远落后于俄罗斯。现在的僵局就像两头受伤的公牛在泥潭里顶牛,谁先没劲谁就输。可问题是,乌克兰已经快站不稳了,俄罗斯虽说也在流血,但家底毕竟厚实。 要是真打到2034年,那代际创伤可就太深了。现在战场上的士兵很多都是2000年后出生的,等战争结束,他们的孩子都该上中学了。更让人揪心的是,战争已经把乌克兰的社会结构彻底打碎,大量青壮年战死,剩下的要么逃难要么伤残,整个国家的劳动力断层至少得两代人才能补上。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转机。扎卢日内私下里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有过接触,双方都在试探停火的可能性。要是能在俄乌边境设个非军事区,让乌克兰保持中立,或许能给这场战争画上句号。可泽连斯基和他背后的西方势力愿不愿意接受这种妥协,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彻底决裂了!乌克兰武装部队前总司令扎卢日内称,若乌克兰不寻求停火或暂时休战,而是
天天纪闻
2025-07-30 16:14:13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