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无烟煤得先拎出来说。朝鲜的无烟煤是真有特点,硫少灰少。环保要求严了之后,中国不少工厂就认这个。河北那边炼焦炭的厂子,得用它才能出高质量的料。 山东的陶瓷窑炉也离不了,温度稳,烧出来的瓷器成色才好。这些煤从新义州口岸一进来,直接就进了工厂仓库。普通人家取暖做饭根本用不上。去年冬天北方煤价波动那阵,朝鲜无烟煤的进口量还悄悄涨了一成。这是因为它比国内的某些煤种成本低 5%。 松茸这东西更有意思。每年立秋之后,朝鲜两江道的山里就开始忙活。当地人凌晨上山采。紧接着,当天就得通过边境的冷藏车送过来。 到延吉的批发市场也就四五个小时。这些松茸看着不起眼,一公斤新鲜的能卖到上千块。它们大多进了北上广的高级餐厅,或者被做成干货送到日韩。普通菜市场里偶尔有卖的,也多是品级差些的。而且,还不一定能认出来是从朝鲜过来的。 假发和假睫毛这生意,朝鲜做了几十年了。平壤周边有好几个大厂。工人都是手巧的妇女。具体来说,她们会把从印度、缅甸收来的头发一根一根处理好,做成假发套或者假睫毛。这些货先运到青岛的批发市场。 经过分装和贴牌,可能就成了网红直播间里的爆款。你买的时候看标签,多半写着 “中国制造”。没人会告诉你源头是朝鲜。这行当养活了朝鲜好几万人。她们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比在田里干活稳定多了。 金属矿石的运输更实在。咸镜南道的菱镁矿,拉到丹东之后,直接送进鞍山的钢铁厂。提炼出的镁合金能做高铁车厢的零件。黄海北道的铁矿石,大多去了营口的冶炼厂。最终变成盖楼用的钢筋。 这些矿石都是论吨算的。一辆大货车也就拉几十吨。边境线上每天来来往往的货车里,得有三成是运这些的。你平时路过工地看见的钢筋,说不定就有朝鲜矿石的影子。只是没人会特意说。 海产品的季节性特别明显。夏天鱿鱼多的时候,罗先市的渔民半夜就出海。打上来的鱿鱼直接冻上。早上就装冷藏集装箱往珲春送。这些鱿鱼在大连的工厂里切成块,装成罐头。可能就卖到中东去了。 而到了秋天,海参更金贵。朝鲜海域的海参长得慢,营养成分高。运到烟台之后,被泡发好。再卖到全国各地的滋补品店。你在超市买的即食海参,说不定原料就来自这里。只是包装上不会写那么细。 这些贸易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国际上的制裁管着不少事。比如铁矿石的出口量就有上限。不过,双方总能在规矩里找到合适的空间。去年鸭绿江大桥那边的货运量比前年多了 15%。这是因为边境的防疫检查松了,货车不用排队等那么久。 新义州那边听说要搞经济特区。丹东的物流公司赶紧多买了十几辆冷藏车。他们等着松茸和海产品的量能再涨涨。 说到底,这里面的账算得很清楚。朝鲜靠这些出口换外汇。能从中国买点农机、药品,还有老百姓用的小家电。中国这边呢,工厂能拿到性价比高的原料。边境城市也能靠贸易活起来。 往后这些生意还可能变。朝鲜最近在开发石墨矿。中国的电池厂早就盯着了,这东西是做电池负极的好材料。边境上已经有企业在谈合作。说不定过两年,你的手机电池里就有朝鲜的石墨。这些变化,既要看市场需要啥,也得看两国关系顺不顺。毕竟,做生意,环境稳了才能长远。 信息来源: 假睫毛和假发成朝鲜出口中国的主力商品 2024年01月23日 来源:界面新闻
朝鲜向中国每年出口20亿,都是些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
古今知夏
2025-07-30 23:15:21
0
阅读: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