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警告称,特朗普已经失去耐心,美国有B2轰炸机,中国不应该继续“支持”俄罗斯!7月2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我认为特朗普总统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正在失去耐心。众所周知——这不是什么秘密——中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援助”俄罗斯。尤其是购买俄罗斯的能源。 在国际关系中,当大国博弈进入关键节点时,一句警告往往预示着更深层的冲突升级。2025年7月27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公开指出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拖延策略已到极限,同时指责中国通过能源贸易暗中援助俄罗斯,并以B-2轰炸机作为潜在威慑。这番言论是否会引发全球能源格局的剧变? 美国政府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关注源于长期积累的地缘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超过2448亿美元,其中能源领域占比超过40%。俄罗斯作为中国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全年供应量达1.08亿吨。这种合作通过东线天然气管道实现稳定输送,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并在2025年上半年创下单日峰值。 鲁比奥将这些贸易描述为隐秘援助,旨在维持乌克兰冲突以分散美国资源,但实际交易多以人民币和卢布结算,避开了美元体系的直接干预。这反映出全球能源贸易正从单一霸权向多元化模式转型,美国的制裁工具箱面临考验。 共和党内部对这一问题的回应体现出政策连续性。参议员格雷厄姆曾提议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国家征收500%关税,但这一想法在执行层面遭遇阻力。 2025年1-2月,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虽同比下降12.6%,全年进口量仍保持高位,显示制裁未能彻底切断供应链。同期,中国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降至零,而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18%。 这些数字表明,中俄能源合作的韧性源于基础设施支撑,如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其北极航线运输量同比增长37%。相比之下,美国页岩油产量受环保政策限制,2025年上半年原油出口同比下滑9%,俄罗斯在亚洲市场份额升至38%。 鲁比奥的言论中,B-2轰炸机被提及作为军事威慑的象征。这种轰炸机单价24亿美元,现役仅20架,其中部分在关岛基地维护。每次飞行需132小时检修,隐身涂层每30天保养费用10万美元。近期B-2参与对伊朗目标的远程打击,展示了美国空军的能力,但也暴露了其脆弱性。 鲁比奥认为,此类行动让中国和俄罗斯在支持伊朗时更谨慎,避免公开卷入。然而,这并未改变能源合作的根本趋势,美国与欧盟签署的五年协议虽承诺7500亿美元采购,但欧洲以三倍价格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引发内部不满。 特朗普政府的整体策略显示出矛盾。一方面,推动与欧盟的能源协议以巩固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施压试图阻断中俄贸易。鲁比奥在7月27日的采访中强调,特朗普对谈判进展不满,已多次表达需看到俄罗斯的实际让步。 但现实是,乌克兰冲突持续,俄罗斯依赖中国市场维持经济稳定。2025年数据进一步证实,人民币结算体系在能源贸易中的应用正挑战美元霸权,美国政客的焦虑源于此消彼长的全球格局变化。 从更广视角看,这种警告反映了大国竞争从军事向经济领域的转移。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但制裁俄罗斯的成效有限。中俄合作不仅限于能源,还延伸到科技和金融领域。东线管道的稳定运行比任何轰炸机都更具战略价值,它确保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鲁比奥的表态虽强硬,却未提及美国自身能源出口的下滑,这暴露了政策制定中的盲点。全球能源市场正面临重塑,亚洲需求驱动下,俄罗斯份额上升,而美国需应对环保和成本的双重压力。 后续发展中,中俄能源合作未见减缓迹象。2025年下半年,亚马尔项目运输量持续增长,管道供气量屡创新高。欧盟执行与美国的协议,但高价采购引发争议,部分国家转向更经济的选项。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简要提及和平优先,未直接支持鲁比奥的军事语气。国会讨论扩展制裁,但格雷厄姆的关税提议因操作难题而搁置。鲁比奥转向与欧盟的贸易谈判,推动经济协议以维护影响力。全球能源趋势不变,中俄深化合作让美国面临考验。 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能源合作是否仅是商业行为,还是地缘博弈的延伸?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你认为美国该如何应对?
鲁比奥警告称,特朗普已经失去耐心,美国有B2轰炸机,中国不应该继续“支持”俄罗斯
千百年一叹
2025-07-31 00:40: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