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敢说真话的蔡正元教授一话点破:中国雄而不霸!“无力症”很严重,说白了,中国喜欢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不欺负你们,但你们得怕我。 那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底色和基因决定的。 中国的外交基因深植于千年文明。儒家“以德服人”与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塑造了“和平崛起”的底色。 古代以朝贡体系维系周边,当代以“一带一路”联结世界,均强调共赢而非征服。邓小平“和平发展”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本质是将国力转化为软实力,而非武力威慑。 这种“仁本主义”外交,在西方霸权逻辑主导的国际秩序中,难免被误读为“软弱”。 然而,中国的“无力症”实为战略克制。面对菲律宾的挑衅,若以越南之强硬手段应对,或可立威,却悖离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核心策略。 这样既斡旋化解冲突,避免陷入“兵强则灭”的历史陷阱,又可以展示我们的诚意和自信。 当然了,不能无底线的让步,对澳大利亚的制裁、对立陶宛的外交降级,正是“和平”与“威慑”平衡的实践——底线不容触碰,但手段力求柔性。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全国为上”,每一步都是谋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反观美国,玩的是“胡萝卜加大棒”那一套,谁听话就奖励谁,不听话就制裁谁,简单粗暴。以俄乌战争为例,美国带着北约联盟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啥,传递出一个信号:跟着我干,有好处捞;要是不听话反抗,那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那么究竟哪一种办法更好,更长远呢? 历史早就给出了教训和答案,看一看暴秦的下场,再回忆下苏联的解体,“好战必亡”这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表面上看,中国是“无力”,但实质上这是主动选择的战略定力,是超越零和博弈的文明自觉,亦是对全球化时代的战略清醒。 当下的世界是多元化状态,早已不再是一个人唱主角戏的时候了,共赢才是最好的合作之道。 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强势崛起,这片土地正以“和平威慑”书写新的范式:以实力为盾,以仁义为矛,在坚守底线中静待时局演化。 小国的挑衅终将面临成本与收益的校准,而中国,始终在等待历史给出答案。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天边的彩虹(视频原声)——2025-07-01——《蔡正元:中国雄而不霸,周边没有真正的朋友!》
为什么很多小国家都敢跟中国翻脸不怕中国?敢说真话的蔡正元教授一话点破:中国雄而不
士气沉沉
2025-07-31 10:17:38
0
阅读:781
用户10xxx80
西方发达是因为好战,不好战的国家是成不了发达国家的
万里江山
所有东西都是有边界的,极端的左和极端右的都是有问题的。采取中庸之道才是合理的。非常的和平是不行的。非常的强硬也不行。应该要实行毛主席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样别人才会真正的尊重你。
rerreg
该打一定要打,比如日本,就该从这个世界上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