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开国少将甘祖昌请求总政:“我脑袋有伤,不适合当官,想回老家,去当农民。“总政看他态度坚决,就批准了。 1957 年的秋天,江西莲花县沿背村的土路上扬起一阵尘土。 不是官车进村的排场,是一辆装着笼子的货车停在村口,下来一大家子十四口人,领头的男人穿着褪色的军装,袖口磨出了毛边。 这人是甘祖昌,几个月前还是新疆军区的少将。 村民们围过来看新鲜,看着他们从车上搬下三个木箱子,还有八只铁丝笼,里面装着新疆来的猪、兔、鸡,没人相信这是将军回乡的阵仗。 谁也想不到,这个决定背后藏着三年的坚持。 1952 年在新疆的一场车祸,让甘祖昌的脑袋里留下了隐患。 脑震荡后遗症时不时发作,一犯病就天旋地转,连文件都看不了。 1955 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时,捧着勋章的手一直在抖,总说自己占着位置干不了实事。 从那天起,他就开始写报告,说想回江西老家种地。 第一次交上去,领导说部队需要他;第二次写得更恳切,还是被劝了回来。 1957 年总政副主任萧华到新疆,甘祖昌堵着门又提这事,萧华说苏联医生断定他活不过六十岁,回农村哪有条件养病。 甘祖昌没松口,说自己手脚还能动,种庄稼总比在机关里耗着强。 磨了半个月,批文终于下来了。 出发前他让家人把行李减了又减,说能省点差旅费是点,唯独那些新疆良种,他坚持要带上,说或许能帮乡亲们多挣点钱。 刚回村那阵,闲言碎语没断过。 有人说他肯定是犯了错被罢了官,不然哪有将军住祖传土坯房的。 甘祖昌听见了也不辩解,第二天就扛着锄头下地,脑震荡犯了就蹲在田埂上歇会儿,缓过来继续干。 村里的冬水田是块心病,六百多亩地常年泡在水里,一亩地打不出两百斤粮,村民们年年得靠国家返销粮。 甘祖昌带着人在冰天雪地里挖排水沟,跳进齐腰深的泥水里清淤,说这法子在南泥湾用过,准行。 开春后,改良过的田里冒出了绿油油的禾苗,秋收时产量翻了一倍多。 村民们看着满仓的粮食,再没人说闲话了,跟着他一起开垦村后的虎形岭。 那片荒地全是黄泥,甘祖昌教大家翻土晒垡,掺上草木灰调肥力,硬是种出了红薯和果树。 往后二十多年,甘祖昌就没闲着。 修水库时他住在工地窝棚里,脑震荡犯了就用布条勒紧额头;建水电站缺材料,他把自己的工资拿出来买钢筋水泥。 有人统计过,他领的十多万工资,差不多八万都花在了村里的水渠、公路和农具上。 自己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一件棉袄打了七八个补丁,穿了十多年还舍不得扔。 县领导想给他盖栋砖房,他说把钱用在修桥上更实在,最后还是住那间漏过雨的老屋。 1966 年兰考的焦裕禄拖着病体在沙地里种泡桐时,甘祖昌正在江西的山坳里领着人凿水渠。 这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像是照着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都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很简单,却把老百姓的日子看得比啥都重。 1986 年春天,甘祖昌躺在病床上,还惦记着村里的春耕。 他让家人把剩下的工资交了党费,剩下的留着买农药化肥。 村里人来探望时,看着他床头那本翻烂了的农业技术书,都红了眼眶。 谁也没料到,当年那个被断言活不过六十岁的人,硬是凭着一股子劲活到了八十一岁。 更没人想到,一个带着脑伤回乡的将军,能把穷山沟改造成米粮仓。 那些他亲手修的水渠还在淌水,水电站发的电照亮了村里的夜晚,这大概就是他给中央带来的最大惊喜 —— 原来真正的力量,从来都藏在脚踏实地里。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请求总政:“我脑袋有伤,不适合当官,想回老家,去当农
语蓉聊武器
2025-07-31 12:12: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