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原来是一个暗藏春色,藏污纳垢之所。” 这原本只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的一句台词,没想到在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通报后,这话被写实了。 连当年鸠摩智的饰演者李国麟都回应道:“我不是预言家,不关我事呀!” 法律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今天想聊聊释永信是怎么从一个穷小子做到少林寺CEO的。 释永信俗名刘应成,1965年出生于安徽的一个穷苦家庭,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刘应成父母是虔诚的佛教徒,穷苦的家里供奉着一尊朴素的观音菩萨,刘应成和佛教的渊源从小就种下了种子。 常常吃不饱饭的他,想着少林寺里的和尚们是不是有白面窝窝头可以吃到饱。 16岁那年,他被家人送到了河南登封少林寺出家,拜当时的方丈释行正为师,法号“释永信”。 当时的少林寺破败不堪,不比他家里好多少,寺里只有10来位年老的僧人,和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的盛况相差太大。 随着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火爆大江南北,少林寺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 他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开始将散落民间的武僧召回寺院,组建武术队,到民间街头去表演。 后来又把“武僧团”推销到国外去表演,增加“少林寺功夫文化”的知名度。 当时才19岁的他就被推举进少林寺管理委员会,才3年时间,就做到了委员会主任。 在当时,假冒的“少林武僧”“少林产品”满地泛滥,他就懂得以法律手段维权。 这场胜诉让他意识到品牌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开始“少林寺品牌”的商标注册和捍卫。 后来互联网慢慢开放了,他又建立了中国首个寺庙官网,要知道,那时马云的账号也是才开通没多久。 他在网站上公开《易筋经》《洗髓经》等各种武术秘籍,吸引全球的武术爱好者朝圣。 还开发素饼、禅茶、开光佛珠等产品供应给香客。 把原先无需门票便可朝拜的少林寺,定到门票100元,每天还是人头涌动的有无数香客来朝拜。 当时,这种商业化的模式引起了其他老僧人的不满,但释永信说“和尚也要吃饭”,让他们无法反驳。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释永信的商业版图无限扩大。 从一开始的武僧团扣开了世界的大门后,开始出书,开讲座,打开门路后,在互联网上开“少林欢喜地”售卖各种禅修用品,吃穿用样样齐全。 但释永信的眼光远不止于此。 2015年在澳洲建少林寺澳洲分院,少林功夫学院,高尔夫球场等等,投资多达17亿人民币。 2022年少林寺旗下公司以4.52亿元的天价拍下郑州一块商业用地,来建造五星级酒店和公寓。 商业版图涉及文旅,影视,文化,食品,互联网,游戏,金融,直播,地产等等。 少林寺的商业版图强大得可怕。 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分院,注册了706个商标。 少林寺的年收入保守估计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可以说,一个没有什么学问的僧人,把一座破败的古刹经营得如此成功,确实是个商业奇才。 他不仅把佛教文化弘扬到世界各地,还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少林寺,经营成一个品牌,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CEO。 这眼界和格局,不得不让人佩服他。#释永信# #释永信事件后少林寺应如何重塑形象#
北京的密云水库,到底有多大?距测量密云水库公开数据,这里平均水深30米,库容
【29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