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一场灾难,30人没了,失踪7人,500万多人每天浸泡在污

飞绿说历史 2025-08-01 00:48:44

菲律宾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一场灾难,30人没了,失踪7人,500万多人每天浸泡在污水泥沙中。农业和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菲律宾这回是真的摊上大事了。不是外交风波,也不是南海争端,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然灾害,毫无预警地撕开了这个群岛国家的脆弱底线。   30条生命没了,7人至今下落不明,500多万人泡在污水和泥沙里,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找干净的水和吃得下的饭。   田地泡烂了,道路塌了,桥梁断了,就连学校和医院都成了临时避难所。灾难面前,菲律宾的应急体系几乎全面瘫痪。   这不是首次了。早在2013年,台风“海燕”席卷菲律宾,留下了超过6300人的死亡和无数家庭的废墟。那次教训似乎没能换回系统性的改进。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菲律宾每年平均因台风损失GDP的2%,这不是偶发,而是常态。   而这一次,灾情再次暴露出菲律宾防灾体系的老毛病,依赖天意,寄望外援,自己却没有应对“常态灾难”的底气。   本来指望老朋友们能拉一把,结果欧美国家这次却集体“失联”。灾难前,菲律宾还在南海联合军演上高调展示与西方“铁杆”的关系,灾难一来,这些“军演伙伴”却没一个及时送来实质性的援助。   美国嘴上说关心,实际什么都没干,欧洲也忙于处理自家热浪和洪灾,无暇顾及这一头。   反倒是中国,这个常年被菲律宾“外交口水”攻击的邻居,第一时间站出来。2万份紧急粮食和472.5万公斤大米已经送到,这不是口头支票,而是实打实的援助。   中国驻菲大使黄溪连亲赴灾区,走访灾民,传递的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一种“邻居还是要靠得住”的态度。不过,菲律宾政府的回应却有些让人看不懂。   一边接受援助,一边却在灾难期间撕毁与中国企业签署的35亿美元地铁建设合同,还在仁爱礁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激烈挑衅。   这不是第一次。前几年,中国刚送去200吨水,菲律宾政府转头却放了一部反华纪录片在国家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现在灾难当前,中国再次伸手,菲律宾却又在立法上搞小动作,通过《海洋区域法》试图扩大海上主权范围,明显是冲着中国来的。   这边送米送粮,那边搞挑衅外交,这样的“双面操作”,迟早会把援助的门彻底关上。   而且现在菲律宾国内的问题也在灾难中彻底爆发。马科斯政府刚刚上任不久,52名部长就集体辞职,政坛乱成一锅粥。   杜特尔特派系的抗议潮一波接一波,街头巷尾充满了对政府失职的质疑声。与此同时,外资开始大规模撤离,最新数据显示已有38.87%的资本流出,连农产品都因为交通瘫痪严重滞销。   外交上,菲律宾也可谓“左右开弓”,但哪边都没讨到好。美方对军援的承诺始终处于“口头阶段”,特朗普甚至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菲律宾不是当前优先考虑的对象”。   而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又进一步破坏了与亚洲最大邻国的信任关系。两头都得罪,里外都不是人,菲律宾的外交策略如今看起来更像是孤注一掷,却连赌桌都没坐稳。   这时候,中国的态度仍然相对克制。一方面在国内应对南方五省的台风灾情,另一方面依然为菲律宾留着对话窗口。   但话说回来,如果菲律宾再继续“两面下注”,甚至把中国的善意当成筹码,未来的合作真得重新打算盘了。   网友们也看得明白,社交平台上,“忘恩负义”“吃饭砸锅”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有人甚至讽刺说:“中国送去大米,他们回头送来‘海警船’。”   这不是冷嘲热讽,而是对“人道援助政治化”行为的强烈反感。灾难原本是一场该放下分歧、共同应对的考验,却被菲律宾部分政客拿去做地缘政治的筹码,令人唏嘘。   对比一下印尼、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外交策略,菲律宾的操作确实有些“激进”。印尼一贯秉持中立外交原则,既不挑衅邻国,也不迷信西方,反而在中国—东盟灾害管理合作机制中成了主角。   菲律宾要是真想站稳脚跟,不妨学学怎么在大国之间“稳坐钓鱼台”,而不是当“棋子”还自以为是“棋手”。   信息来源: 《第8号台风“竹节草”在菲律宾二次登陆》——环球网

0 阅读:158

评论列表

阿金狮

阿金狮

2025-08-01 01:54

咋说呢,傻子都做不出的傻事 。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