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和升平公主闹矛盾,他对公主骂道:“你不要以为你的父亲是天子就可以肆意妄为,我爹不是做不了皇帝,只是没那个心思罢了!”公主很生气,哭着告到了父亲唐代宗面前。却不想唐代宗居然还说郭暧说得确实有道理!
唐朝女性地位的提升,使许多公主成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中升平公主以其独特的地位和家庭背景备受瞩目。升平公主是唐代宗李豫与贵妃崔氏之女,她的母亲崔氏是杨贵妃的侄女,因此她出生时便拥有显赫的家世。作为代宗的掌上明珠,升平公主从小就深受父亲宠爱。 为了给女儿挑选合适的驸马,代宗可谓煞费苦心,最终选中了郭子仪之子郭暧。这段婚姻既是皇室与功臣家族的联姻,也是政治联盟的重要象征。然而,升平公主和郭暧之间的婚姻并不如童话般美满。两人性格都极为倔强,而升平公主的皇室优越感与郭暧的自尊心也难以调和。正史中关于他们关系的记载多有波折,而广为流传的“打金枝”故事则进一步为这段婚姻增添了戏剧性。 尽管婚姻生活起伏不断,升平公主的地位却始终稳固。“打金枝”的故事经过戏剧和民间传说的演绎被赋予了许多情节,在戏曲和影视中,“醉打金枝”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题材,升平公主成为历史上知名度颇高的公主之一。 作为唐朝最具权力和尊贵身份的女性之一,她的婚姻和家族联姻承载了皇室的政治期许。公元810年,升平公主去世,唐宪宗追封她为虢国大长公主,并赐谥号“昭懿”。“昭懿”意为光明美好,显示了宪宗对这位姑祖母的尊重。
唐代的公主,何其尊贵;天家的女儿,自当骄傲。但有一人,却因狂言而惹恼了心高气傲的升平公主。 那日,升平公主与丈夫郭暧言语不和。郭暧忍不住说道:"别以为你父亲是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我父亲若想当皇帝,也不是难事,只是他无此心罢了!"此话一出,公主勃然大怒。夫妻俩争吵不休,郭暧一时气极,竟扇了妻子一巴掌。 升平公主岂是受这委屈的?当即回宫哭诉父亲。然而唐代宗听后,非但没责骂郭暧,反倒说他讲的有理。公主受此羞辱,更添恼恨。 郭暧知道自己言语冲撞了岳父,心中十分惶恐。他后悔不已,但又拉不下脸去向妻子道歉。消息传到郭子仪耳中,他慌了神。作为一家之主,儿子如此放肆,实在是自己教子无方。他赶紧绑了儿子,前去向唐代宗请罪。谁知唐代宗非但没责怪,反而宽慰他说:"孩子偶尔犯错,也是难免。若真盼着儿女百事周全,那才是痴人说梦呢。" 在父亲的劝解下,升平公主终于愿意原谅丈夫。而郭暧也向妻子诚恳道歉,并发誓再也不会如此无礼。夫妻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尽管偶尔还会有些争执,但总能互相体谅,日子依旧恩爱如初。 公主的荣宠丝毫不减,唐代宗依然对她宠爱有加。升平公主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结交文人墨客。她常常设宴邀请诗人们品茗赋诗,以诗会友。她也时常赏赐那些诗作出色的文士,得到文人雅士的交口称赞。
唐代宗去世后,长子李适继位,即唐德宗。升平公主从皇女身份转为皇妹,晋升为长公主。唐德宗即位后,对升平公主格外重视,不仅在待遇上超过其他公主,还为她安排了特殊任务——负责为寻找其生母沈太后的相关事宜提供支持。沈太后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德宗对母亲的思念深刻,一即位便派人四处寻找,并尊母为皇太后。升平公主被安排“候太后问至,备起居”,显示了她在皇室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尽管德宗下令分派使者寻找,沈太后最终仍未找到。 升平公主在德宗朝的地位虽高,但并非一帆风顺。《旧唐书》记载,她因某事被禁于宫中,驸马郭暧也被禁止入宫。更详细的记载来自《奉天录》,提到郭暧与公主“失意”,德宗便命公主留宫中,夫妻隔绝多年。史料未具体说明事件缘由,但从郭暧的墓志铭中可以推测,他因家族显赫地位而小心行事,甚至对朋友感叹“履高则近危,持满则易覆”。然而,即便再谨慎,他依然因流言蜚语被牵连,导致朝廷对其产生疑虑,进而隔离夫妻二人。郭暧在此期间谢绝宾客,潜心修禅,以示清白。 唐德宗时期的泾原兵变为公主的命运带来了重要转机。兵变发生后,德宗出逃奉天,郭暧在长安被伪政权授予官职,他以父亲去世为由婉拒伪命,随后携升平公主前往奉天与德宗会合。 升平公主的夫婿郭暧出身名门,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郭子仪之子。郭子仪虽在德宗朝失去兵权,但仍被尊为“尚父”,其家族的显赫地位未受影响。郭家子孙广泛参与朝政,升平公主作为皇室与郭家联姻的纽带,在皇室与外戚之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次女郭氏,后来成为唐穆宗的生母,被尊为懿安皇后,并历经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四朝,最终成为太皇太后,是唐朝仅有的两位太皇太后之一。 在唐宪宗时期,升平公主因试图通过干涉后宫事务巩固家族地位而引发不满。唐宪宗与郭贵妃(升平公主次女)的关系微妙,虽然郭贵妃诞育了后来的唐穆宗,但在宪宗朝未被封为皇后。尽管朝臣多次上表请求册立,宪宗均以各种理由推辞。升平公主试图通过向宪宗赠送女伎以巩固关系,但这一行为却引发了更多猜测,也导致宪宗更加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