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这次算是说到点子上了。面对特朗普这种“关税大棒”式的讹诈,中国的应对简直

兰亭说事 2025-08-01 09:16:35

德媒这次算是说到点子上了。面对特朗普这种 “关税大棒” 式的讹诈,中国的应对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操作。欧洲人要是还学不会,以后在国际谈判桌上怕是连汤都喝不上。 特朗普这招其实挺老套的,就是仗着美国市场大,先给对手扣个 “贸易不公平” 的帽子,然后噼里啪啦加税,逼着对方妥协。他以为全世界都得顺着他的性子来,就像当年他在房地产商里那种 “我出价你就得接” 的做派。 可他没想到,中国根本不吃这一套。2018 年他刚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时候,估计心里还想着 “三天之内让北京服软”,结果呢?中国商务部第二天就列出了同等规模的反制清单,大豆、汽车、飞机一个不落,直接打到美国农业州的痛处。这就像两个人打架,你挥拳头我就格挡,你踢腿我就还手,一来二去特朗普发现自己根本占不到便宜。 更绝的是,中国反制的时候还特别讲究策略。不是简单的 “你加税我也加”,而是精准打击美国的软肋。比如稀土这张牌,中国一收紧出口,美国的军工、新能源产业立马慌了神。 要知道,美国 80% 的稀土依赖中国进口,飞机导弹造不出来,特斯拉电池没材料,这种 “卡脖子” 的滋味可比单纯的关税疼多了。 再看看欧洲,欧盟和美国签的那些协议,又是 15% 关税又是 7500 亿能源订单的,简直就是给美国 “进贡”。德国汽车出口被加税,法国农产品滞销,可欧盟愣是不敢像中国那样硬碰硬,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中国能赢,关键就在于把 “斗争” 和 “合作” 这两个词玩明白了。一边跟美国在关税上寸步不让,一边该谈的还得谈。2025 年日内瓦会谈的时候,中国明确提出 “平等、尊重、互惠” 三个原则,没有这三条免谈。 结果呢?美国乖乖取消了 91% 的加征关税,还得陪着笑脸说 “合作共赢”。这就像下棋,你得让对手知道,你既有吃掉他棋子的能力,又有和他继续对弈的胸怀。反观欧洲,欧盟内部整天吵吵闹闹,德国想保汽车产业,法国想保农业,最后被美国各个击破。要是他们能像中国那样拧成一股绳,也不至于签那种丧权辱国的协议。 中国最聪明的地方,是把贸易战变成了产业升级的契机。一边反制美国,一边闷头搞自己的事。你限制我芯片进口?那我就砸钱搞光刻机,中芯国际现在都能量产 14 纳米芯片了。你不让我买高端设备?那我就加大稀土深加工,把稀土从原材料变成永磁体、储氢材料,价格翻了好几倍。 2025 年上半年中国 GDP 增长 5.3%,出口还逆势增长 7.2%,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底气。再看看欧洲,被美国逼着买高价能源,车企因为成本太高只能裁员,整个工业体系都在萎缩。 要是他们能学学中国这种 “越打压越争气” 的劲头,也不至于让美国把产业链都掏空了。 欧洲现在最该学的,就是中国这种 “不妥协的艺术”。妥协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看看日本,跟美国签了 5500 亿美元的投资协议,结果 90% 的利润都被美国拿走,自己还得开放汽车市场。这种 “不平等条约” 签多了,国家主权都得打折扣。 中国不一样,从 2018 年到 2025 年,不管美国怎么折腾,始终坚持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该反制的反制,该发展的发展,最后反而让美国主动坐下来谈。这种定力,欧洲人怕是得好好修炼几年。 说到底,国际政治就是实力的较量。中国手里有稀土、有市场、有全产业链,这才是真正的谈判筹码。欧洲要是还抱着 “美国会照顾盟友” 的幻想,早晚得吃大亏。看看最近欧盟内部的反对声浪,德国民众上街抗议能源协议,法国农民堵了美国大使馆,这就是妥协的代价。 与其低声下气求人,不如像中国这样挺直腰杆,用实力说话。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硬气了,别人才会尊重你。

0 阅读:1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