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国的目的不会变,借中美谈判先收割全世界倒是成功了。 2022年那轮加息潮,让新兴市场一下子流失了巨额资金,资产价格跌得厉害,许多国家不得不贱卖优质资源和企业,而美国资本则趁机以低价买入,可以说是在国际市场上转了一大圈又把钱装回了自己兜里。 欧洲这边更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美国打着维护公平贸易的旗号,一边要求欧洲接受更高的关税,一边让他们签协议买单美国的能源和军火。 欧洲再怎么不乐意,经济压力在那摆着,最后还是只能点头答应。这场游戏里,美国不光让欧洲付出了代价,还把他们当成“自动取款机”,自己捞足了油水。 在全世界收割过之后,很多人就会疑惑:美国为什么还要反复找中国谈判,又要对华释放和缓信号? 其实,美国在国内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更愿意和中国谈一谈,因为可以争取调整自己的时间,也能稳住国内焦虑的情绪。 最近瑞典的一次会谈,表面看起来很和气,说要缓和贸易矛盾,可会后连协议都没签成,最后还得等特朗普拍板,这完全看不出有多大诚意。 美国在谈判时,其实一直没停下对中国的打压。 表面喊着要沟通,可一转身又搞各种“小动作”:加高关税,限制中国高科技产业,阻断投资渠道,断开合作关系,甚至不给中国学生留学签证。 新出的限制政策一波接一波,根本没想真正解决问题,就是为了消耗中国的耐心,让中国陷入被动。 面对这种围堵和打压,中国全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干脆加快了自力更生的步伐。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始终在推进,比如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扶持,还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数据安全和技术独立。 面对美国不断抬高的门槛,中国扛住了压力,还继续扩大开放,要的是让外部环境变得难以左右自身的发展。这些举动给美国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不会轻易屈服。 正因如此,美国的拖延战术逐渐被世界其他国家看穿。 像俄罗斯用本国货币替代美元结算,印度发展本币贸易,还有以色列也开始多持一些人民币,这些实际行动就是对美元霸权的不满。 很多国家都在找机会“跳船”,至少不想再被一家说了算。 这样下来,不难看出美国所谓的谈判,不过是一个争取时间和继续施压的工具,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是对全球影响力降温的担忧。 靠拉盟友、打压竞争对手、操纵金融市场来维持自己的老大地位,这样的伎俩时间久了也会让人心生警惕。靠谈判蒙混过关,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外界的反弹和反制已经越来越明显。 中美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较量。美国想拖住中国的脚步,可越是以防守为主、越是频繁改变战术,反而暴露出其缺乏信心和创新的短板。 未来变数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靠一套一边谈一边打的旧招数,是挡不住中国继续向前的路。 美国暂时可能还能砍下点红利,但中国和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走自己的路,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新局面。
中美谈判,其实就是美国的拖延战术。表面上看双方坐下来谈,其实美国围剿打压中国的目
古木过去
2025-08-01 11:14:14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