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鬼子把一小媳妇摔在炕上,扑上去就要解她的腰带。小媳妇拼命挣扎,绝望时

海边观潮客 2025-08-01 11:22:44

1933年,鬼子把一小媳妇摔在炕上,扑上去就要解她的腰带。小媳妇拼命挣扎,绝望时突然看到了身边的笸箩,她抓起锥子,冲着鬼子的眼睛狠狠刺了过去…… 鬼子发出一声瘆人的惨叫,用力捂住被刺的眼睛,浑浊的血液从手指缝里流淌了出来。 小媳妇名叫富白丫,黑龙江密山人。她爹和公公从小一起长大,是最要好的朋友。 这锥子扎下去,富白丫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剩下一个念头:我得活!趁着那鬼子捂眼嚎叫打滚的工夫,她连滚带爬跳下炕,跟头把式地冲出了屋子。外头风声呼呼刮着,像刀子往脸上割,可哪顾得上冷?命都要没了!她深一脚浅一脚就往山里跑,雪壳子埋到膝盖,跑一步陷一步,背后的惨叫和鬼子兵的吆喝声远远传来,心都快蹦出嗓子眼儿了。也不知道跌了多少跟头,棉袄挂破了,脸也刮出血口子,最后躲进一片石砬子后面藏了半宿,冻得浑身哆嗦,牙齿咯咯响,才算是躲过了一劫。 这事儿在村里炸了锅了!老乡亲们暗地里都说,白丫这丫头是真有胆!一个平常做针线活儿、纳鞋底子的女人家,被逼急了敢拿锥子捅鬼子眼珠子,多解气!也真是命不该绝,要是那笸箩里没锥子,后果想都不敢想。爹和公公听说了,红着眼睛抹泪,既心疼闺女/儿媳遭了这么大罪,又恨不得剁了那些畜生。 不过咱掰开了揉碎了看这事儿,光说解气勇敢是不够的。你想想,富白丫为啥能跑掉?第一是那锥子来得巧!鬼子想不到炕边做女红的工具能变杀人家伙,女人身边不起眼的东西成了保命的法宝,这本身就带着点悲壮的讽刺——她们日常的活计工具,竟成了反抗兽性的武器。第二,说到底,是那份被逼到绝路、啥也顾不上的求生欲把她推向了反抗。一个平日里可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瞬间爆发的能量有多大?那是真能豁出命去。 可咱也别光顾着叫好。这事儿冷冰冰地道出一个事实:在那个鬼子横行的年月,咱们的姐妹乡亲们处在多么可怕的危险里!她们在家都不安全,鬼子说来就来,想干啥干啥。富白丫的反击是壮烈,是解恨,可这种反抗是被逼无奈的、极其惨烈的、一个孤立无援的个体面对暴力机器时的本能挣扎。它闪耀着勇气的光,更折射出整个时代笼罩在侵略者阴影下的无边黑暗和女性的普遍困境。多少没被讲述出来的姐妹,可能连抓锥子的机会都没有……这种被迫的、以命相搏的“英勇”,本身就是民族耻辱的一页啊。它值得被记住,不是因为痛快,而是因为它把侵略者的残暴和咱们人民的苦难,一起刻在了历史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