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是弱势王朝的产物,话糙理不糙,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当下的国际头条瞬息万变,可要论哪个大国的日子最不好过,答案或许出人意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曾有个一针见血的说法:中国周边的环境,在所有大国里堪称最恶劣,简直是弱势王朝才会有的配置。 这话听着刺耳,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怎么就成了地缘政治里的“弱势群体”?不过只要稍微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这片土地的过往与现实,就会明白这个“奇迹”并非夸大其词。这笔账得从近代算起。 国力衰败的晚清被迫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仅割地赔款,也埋下了无数领土争端的祸根,至今仍在啃噬着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比如和印度的边境纠葛,其根源便是英国殖民者当年随手画下的“麦克马洪线”。 更糟的是清末国家分崩离析,列强环伺,朝鲜半岛和越南这些传统藩属国相继脱离,沙俄也在东北趁火打劫。那时的中国,连自家院子都看不住,邻居们不是反目成仇,就是另寻靠山。可以说今天的中国很大程度上仍是在为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收拾烂摊子。 历史的旧账还没算完,地理上的麻烦又与生俱来。中国的邻国数量多得惊人,放眼全球也独一份。陆上与14个国家接壤,从北边的俄罗斯、蒙古,到中亚五国中的三个,再到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东南亚的缅甸、老挝、越南。 这还没算海上隔海相望的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六七个国家。邻居一多,是非自然就多。要命的是这些邻居彼此间的差异大到离谱。论体量既有俄罗斯这样的庞然大物,也有不丹那样的袖珍小国。论政治制度更是五花八门,几乎集齐了人类社会的所有模式。 文化宗教更是个大熔炉,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在此交汇碰撞。这么多背景、诉求、信仰截然不同的邻居挤在一起,想不起摩擦都难。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现实的挑战便成了名副其实的“修罗场”。 历史问题与现实利益纠缠不清,中印边境为了藏南地区吵了几十年,时不时就要上演一出对峙的戏码。南海那边,越南对岛屿的觊觎从未停止;东海之上,日本也死死盯着钓鱼岛。这些邻居里不少都与中国有过历史恩怨或现实摩擦,可以说没几个是省油的灯,脚下处处都可能是雷区。 更何况棋盘外还有个最大的玩家——美国。它凭借所谓的“印太战略”和“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在亚太地区拉帮结派,在日本和韩国部署重兵,围堵中国的意图毫不掩饰。在这种大国博弈的格局下,一些邻国便成了它手中的棋子或代理人。 印度之所以敢在边境频频挑事,背后少不了美国的军事和情报支持。正如金灿荣教授那个形象的比喻:别的国家打仗,对手可能只是一个营,而中国要面对的,却是一个军的围攻。这种地缘压力,确实是全球独一份。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面,中国并没有选择硬碰硬。这并非退缩,而是一种清醒的判断和战略耐心。因为在这样犬牙交错的环境里,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招来多方联合反制。这盘棋极其考验耐力,需要稳扎稳打。 因此中国一边坚持和平发展,积极通过外交途径化解矛盾;另一边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自身实力上。历史的逻辑很简单: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真正压得住场面。明朝永乐年间,强大的海军让四方来朝,边疆自然安宁。 今天的逻辑也一样,只有经济和军事的实力足够雄厚,才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邻居和域外势力明白,挑衅中国的代价是它们无法承受的。用实力让对方懂得“乱碰是要吃苦头的”,这才是釜底抽薪的真功夫。 中国能在如此险恶的地缘环境中存活、发展并走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这背后是几代人非凡的战略定力、持续增强的综合国力,以及对和平发展路线的坚持。那么棋下到这里,你认为中国是该主动出击打破包围圈,还是继续保持战略忍耐,等待更好的时机?
全球局势中最乱的竟是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曾直,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是弱势王朝
文人学社
2025-08-01 13:1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