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第三轮谈判在瑞典进行,看中国出席的人员,基本断定,中国就没打算和美国谈,美国解禁H20这种垃圾芯片卖给中国,中国商务部就放话,政府采购必须国产化50%以上,明摆着告诉企业,谁买就踢谁出局,当然了,中国也暂停了对杜邦反垄断的调查,是暂停,不是取消。
中国这次的动作相当直接,商务部刚刚定了条新规:政府采购时,得有至少一半用的是国产货。这对那些还想着买国外芯片的企业来说,这等于设立了一道门槛。
这次中美关税第三轮谈判在瑞典一开场,就透着股子不对劲的火药味,美国那边,前脚解禁H20这种性能阉割的垃圾芯片当诱饵,后脚就逼着中国开放金融市场,这算盘打得叮当响——想用淘汰货换中国核心利益,门都没有!
H20芯片刚一解禁,国内就有个别企业动了心思,觉得有总比没有强,可稍微懂点行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就是美国设的陷阱。
根据实测数据,H20的FP16算力只有148TFLOPS,连华为昇腾910B的一半都不到,更别提支撑大模型训练了。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用这种技术施舍拖住中国自主创新的脚步,让咱们永远卡在中低端产业链。
更可气的是,美国还在供货条款里藏了后手:所有H20芯片必须预装美国监控软件,数据实时回传,这哪是卖芯片,分明是在给中国关键基础设施埋定时炸弹!
商务部这次直接亮剑,要求政府采购国产化率不低于50%,就是要给那些崇洋媚外的企业敲响警钟——国家花真金白银支持你们搞研发,可不是让你们当美国技术的二道贩子!
这条新规一出台,可把那些依赖进口芯片的企业急坏了,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招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中国破局的关键一步。
就拿科学仪器领域来说,2024年国产分析仪器市场占有率才15.2%,高端设备几乎全被美国赛默飞世尔、安捷伦垄断。
但政策一落地,情况立马变了:某省级疾控中心最近招标的50台基因测序仪,全部采用国产华大智造设备,价格比进口货低40%,售后服务响应时间缩短到2小时。
有人担心国产化会影响产品质量,这纯粹是杞人忧天,华为昇腾910C实测集群算力已经逼近英伟达H100,寒武纪思元590芯片在AI推理速度上更是领先H20整整一代。
政策不是保护落后,而是给国产技术提供练兵场,就像当年高铁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只要给时间、给市场,中国技术早晚能杀出一条血路。
中国暂停对杜邦的反垄断调查,这步棋走得相当精妙,表面上看是给美国个台阶下,实际上是捏住了杜邦的七寸——只要美国在芯片出口上继续使绊子,随时可以重启调查。
要知道,杜邦在中国尼龙、钛白粉市场占有率超过30%,一旦被认定垄断,罚款可能高达年营业额的10%,也就是20多亿美元。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在中美博弈中屡试不爽,2024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无人机进入北美市场,结果中国反手收紧稀土出口配额,逼得美国军工企业不得不高价从缅甸进口纯度不足的稀土矿。
这次暂停杜邦调查,同样是在传递一个信号:中国不想打无意义的贸易战,但也绝不怕打持久战。
这轮谈判最值得玩味的,是中国祭出的组合拳——国产化政策、反垄断调查、稀土出口管制三线并行,这种立体博弈策略,彻底颠覆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
就拿稀土来说,中国不仅控制着全球60%的产能,还在包头建成了全球首个稀土永磁材料闭环回收体系,就算美国联合盟友搞封锁,中国也能保证五年内关键材料自给自足。
更绝的是,中国这次把谈判地点选在瑞典,背后暗藏玄机,瑞典作为中立国,既不受美国政治压力左右,又能通过北欧国家渠道向欧盟传递信号。
果不其然,谈判期间就有消息传出,德国西门子主动提出与中国合作开发第四代核电技术,摆明了是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有人担心国产化政策会导致闭门造车,这种论调纯粹是杞人忧天,看看华为的做法就明白了:昇腾910B虽然性能领先,但依然兼容CUDA生态,通过中间件技术让开发者无缝迁移代码,这种兼容并蓄的策略,既保持了技术自主性,又避免了生态孤立。
美国现在最害怕的,就是中国在AI、量子计算等领域形成技术代差,根据最新的全球算力指数报告,中国AI算力规模在2025年第二季度首次超过美国,其中国产芯片贡献了68%的增量,这意味着,就算美国全面封锁高端芯片,中国依然能依靠自主技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这场在瑞典的谈判,本质上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美国想通过技术霸权维持全球垄断,中国则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开放合作的新路。
从政府采购国产化到暂停反垄断调查,中国的每一步都踩在美国的痛点上——你卡我脖子,我就断你财路;你搞技术封锁,我就另起炉灶。
历史终将证明,那些试图用关税和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的势力,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中国人民有智慧、有勇气、有能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赢得最终胜利!
用户10xxx24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和人才,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无非是时间问题。根本不用理会美国。
归零 回复 08-02 09:16
[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