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人:当时还不如不拿枪,这些中国人简直是疯了8月1号当天,中国军号对外发布了

纸短情长啊 2025-08-01 23:31:44

菲律宾人:当时还不如不拿枪,这些中国人简直是疯了8月1号当天,中国军号对外发布了去年我们在仁爱礁处置菲律宾非法闯入相关人员和船只的第一视角的画面。这也是该画面首次对外公布。 信源:央视新闻视频 一段尘封的视频,揭开了去年南海仁爱礁对峙的真实一幕。在此之前,外界只知道菲律宾海军特种部队经历了一场惨败,结果是船毁、缴械和一根断指。 但视频画面解释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能让荷枪实弹的精锐士兵精神防线崩溃,甚至不惜跳海求生?答案,藏在一声怒吼和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精神世界里。 去年6月17日凌晨,菲律宾海军特种部队的快艇企图偷袭仁爱礁,为那艘非法“坐滩”的破旧军舰强行运送补给。 菲方人员先是向中国海警船泼洒腐蚀性液体,对峙中,一个黑洞洞的枪口更从船舱伸出,对准了近在咫尺的中国海警。 谁知,预想中的恐惧和退缩并未发生。一位中国海警队员反而迎着枪口上前,一声“来来来冲我来!”划破海空。 喊声未落,数名中国海警已如猛虎下山,从接触到完成登船、缴械并完全控制住船上8名菲方特战队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耗时6分钟。 菲方特战队员显然没见过这种阵势,心理防线顷刻瓦解。在极度的恐惧和错愕中,一人选择跳海逃生。 而那位持枪者恐怕也没想到,本想用来威慑的武器,反而成了加速自己溃败的催化剂。在船只的剧烈碰撞中,一名菲方士兵的手指被夹断,为这场鲁莽的冒险付出了代价。 这一刻,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担当,如同一座座巍峨的丰碑,屹立在祖国的海疆。 中国军人的血性,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忠诚与担当。同样的事件还有最近印度披露的一起边境线冲突中 在海拔4700米、零下23度的东章瀑布附近,两名年轻的中国军人于水林和潘正光,面对数十名装备精良的印度士兵,毫无惧色。 他们仅有两枚手榴弹,却凭借视死如归的勇气,让印军不敢越雷池一步。于水林用英语怒吼“Stop!Go!”潘正光则用方言大喊“来嘛!”。 在长达1分多钟的对峙中,印军士兵举着摄像机的手剧烈颤抖,而中国军人目光如电,睫毛都未颤动一下。 这种无畏生死的血性,是中国军人的脊梁和胜利的刀锋。 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到加勒万河谷冲突中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防线,中国军人始终秉持着“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信念。 中国军人的血性,是他们用生命捍卫家国的最好证明。这种血性,让中国军人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毫不退缩,在面对强敌时敢于亮剑。 而仁爱礁这场看似突发的冲突,背后其实是马尼拉的一场精心算计。 他们自认为手握《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这张王牌,甚至备好了两套剧本:冲滩成功就大肆宣扬,一旦失败则秘而不宣。 他们以为,只要在南海把动静闹得足够大,背后的美国必然会下场撑腰。谁知冲突发生后,华盛顿除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口头谴责,再无任何实质行动。 美国乐于将菲律宾当作一枚好用的棋子,一个可以远程操控的工具,但绝不会为了一个遥控器,亲手按下与中国直接军事对抗的按钮。 不过,仁爱礁的惨败似乎并未让马尼拉彻底清醒。他们很快派出其最大、最先进的海警船9701号,气势汹汹闯入仙宾礁,妄图复制“坐滩”的旧戏码。 这一次,中国连“动手”的兴趣都欠奉,反而展现了一种更高级的战略智慧。一张由大小船只构筑的无形之墙,将9701号船死死围困在潟湖内,补给线被彻底斩断。 这成了一场比拼战略耐心的较量。日子一天天过去,船上的食物与淡水消耗殆尽,绝望的船员甚至开始饮用空调冷凝水。 两个月后,当9701号船终于脱困返港时,部分船员已虚弱到无法站立,需要用担架抬离。 这场“围而不打”的胜利,兵不血刃,却让对手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感受绝望,其威慑力远超6分钟的强硬执法。 接二连三的重击之下,菲律宾似乎终于回到了现实。一份关于仁爱礁补给的临时协议悄然签署,内容直截了当: 今后,菲方向“坐滩”军舰运送人道主义物资,必须提前向中方通报,并在获得许可后,全程接受中国海警的监督。 这无异于承认了中方在仁爱礁海域的实际管控权,也标志着菲律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幻想被彻底粉碎。

0 阅读:337

猜你喜欢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