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进入北京前,他统治过的地方,推行“三年不征”“五年不征”,即便有些征税的地方

恰谈史料 2025-08-02 00:10:53

在他进入北京前,他统治过的地方,推行“三年不征”“五年不征”,即便有些征税的地方,百姓田赋也确实降低很多;他开藩王官府的粮仓分粮给民众,将藩王的田和官田分给农民,实现了他初期的口号。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他进北京前,绝对是穷苦百姓心中的英雄。也是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军中唯一不是以宗教和迷信,而是以改善百姓生活的“均田”口号获得底层支持的队伍,他也是唯一提出“不杀不淫,平买平卖”,真正实现对百姓秋毫无犯的起义军队伍。而且,他还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在统治区做了一些政策改革试图形成稳定的割据政权,他制订《甲申历》,废除八股科举,以策论等实际问题考试士子,试图推动文化去僵化;设立六政府尚书、节度使等职,分全国为十二州,尝试构建新的政府制度。从这些角度来讲,他也称的上一位英雄。 可惜,一切都在他因为过于快速的攻下北京,没有做足政策上和心理上的预备,没来得及建立牢固的革命根据地。所以李自成的队伍一进北京,所有的一切全变了。为了支持所谓“百万军队”,原来的“追赃助饷”演变成了系统性的酷刑勒索,甚至波及到了普通富户。而军纪也因为上行下效而彻底崩溃,劫掠平民和抢占民女比比皆是;因为除了劫掠,没有固定的财政来源,在考掠北京后,没了下一个助饷的目标,后期不得不开始强征粮草,导致刚尝到甜头的占领区农民又回到以前的深渊。这种大起大落的政策反复大大激起了民众的逆反心理,成为清军入关后的快速胜利奠定了民心基础。而起义军高层也因为心理的放纵开始争权夺利,越加削弱了起义军的战力。 而且,因为农民军逼死了崇祯皇帝,在当时语境中的“大义”上,处在了吃亏的地位,又因为对北京官僚的系统性酷刑,又将士子和剩下的官僚推到了对立面,比如吴三桂本来是准备投降的,但知道了李自成对待自己家眷的考掠,转而降清。而清军打着“为尔复君父仇”的旗号得到了士族和降将的好感和支持。也为起义军的速败埋下导火索。 而这么多昏了头的措施,使得清军轻易挫败起义军,使汉民族江山为少数民族政权所掌握,也因此造成了后来的“剃头令”、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以及后世看来的更加黑暗和禁锢三百年陆沉。如果不是他的脆败,可能清朝想要入关或者统一中国的企图不会如此顺利,在漫长的反侵略斗争中也可能还有转机。从这个角度来讲,说他是汉民族的千古罪人好像也不为过!所以教员在从西柏坡进京出发前,想到了同样以土地改革作为基础政策的共产党,做出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的承诺!#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李自成算是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0 阅读:19
恰谈史料

恰谈史料

小地方的大历史,你家县志里藏着王侯将相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