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是放任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而是王朝末世的统治不利和力不从心造成的政策失控!明朝对女真这类熟蕃,一直采用的是分而治之,扶弱灭强的政策。所以,这个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李成梁认为被后妈闹“分家”赶出部族,托庇与自己,父祖又被杀的努尔哈赤,是平衡建州左卫女真的好人选,所以扶植他承袭祖业。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也表现的非常配合和听指挥。李成梁也默认了他初期兼并仇敌尼堪外兰的行为,并因他对努尔哈赤的熟悉,错误的认为努尔哈赤所领导的势力 “奄奄待毙,不足为虑”。 而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时,出于“养寇自重”的原因,李成梁依旧将其视为可控的势力代理人。转而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打击海西女真上面,也发动了多次削弱海西女真主要力量——叶赫部的行动。而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后,也并没有继续进行其他动作,而是进京朝觐,获得了朝廷“恭顺边臣”的认证。李成梁也认为壮大的努尔哈赤能更好的牵制海西女真与蒙古。 1592年,李成梁因党争牵扯被解任,努尔哈赤失去了控制。而明朝也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万历三大征”。虽然暂时稳定了边疆,抗倭援朝,但国库因此被进一步掏空,明军维持在辽东的军事存在更加吃力。努尔哈赤也趁此时机整合了建州女真的力量,征服了鸭绿江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另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在1598年发生,在三大征中有表现突出的新任辽东总兵——李成梁最有能力的长子李如松,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战死。明朝失去了可能挽回辽东局势、压制努尔哈赤的最佳人选。1601年,看到了努尔哈赤可能的威胁,明朝再派75岁的李成梁二次出任辽东总兵,希冀老将以自己的威望缓和辽东局势。但对于痛失长子,已过古稀的李成梁来说,仅剩八千堪战之兵的他已经无力对抗兵强马壮正直壮年的努尔哈赤。李成梁二次上任虽然暂时稳定了边局,但只能采取弃守宽甸六堡等措施的守势,最终在一片骂声中于1608年结束军事生涯。而努尔哈赤在自己羽翼丰满前也一直保持表面上的恭顺,直至1616年称汗,1618年“七大恨”起兵反明。
1620年,30岁大福晋阿巴亥躺在61岁的努尔哈赤身边,觉得索然无味。半夜,努尔
【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