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河南驻马店,一女孩没有参加一次课外辅导,却以686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女孩爸爸60多岁身体不好,在家务农,妈妈外出打工。爸爸愧疚落泪:女儿从来不和别人比吃穿,有次鞋烂了她不让我们买,用胶布绑住继续穿……而女孩的一句话令人泪目! 7月30日,当一封印着“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跨越千里来到河南驻马店一个普通农家时,喜悦瞬间点燃了这个朴素的庭院。 收信人是家里的女儿唐迎雪,高考686分,英语更是考了惊人的144分。 "爸,别哭了,我真的不觉得苦。"当那双缠满胶带的旧鞋照片在网上疯传时,18岁的唐迎雪正平静地收拾着去北京的行囊。 而她的父亲,一位60多岁的河南农民,却蹲在院子里抹眼泪——他没想到,女儿穿着这样的鞋走过高三,更没想到,这个从没上过补习班的姑娘,竟以686分的高分考上了北京大学。 这个发生在河南驻马店的真实故事,像一记耳光打在了无数"鸡娃"家长的脸上。 唐迎雪的家,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家庭:父亲体弱多病,守着几亩薄田;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 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她就习惯了放学后喂鸡、做饭、打扫,然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写作业。墙上层层叠叠的奖状,是这个家最值钱的"装修"。 最让人心酸的细节,是那双用透明胶带缠了又缠的运动鞋。鞋底开裂后,这个正值爱美年纪的姑娘没向父母要新鞋,而是自己找来胶带,一圈圈缠紧继续穿。 “我知道家里难,能省就省。"她说这话时的淡然,让无数网友破防。更让人震撼的是她的英语成绩——144分,比很多城里上着高价辅导班的孩子还高。 当被问到学习秘诀时,她的回答简单得令人心疼:"就是反复背,错题本写了十几本。" 这背后是一个农村家庭的咬牙坚持。母亲在服装厂每天工作12小时,父亲拖着病体种地,就为省出女儿的学费。 有次母亲想给她买条裙子,电话那头却传来坚决的"不要";过年时亲戚给的红包,她偷偷塞回父母枕头下。 这种超越年龄的懂事,让班主任都忍不住落泪:"她总说'爸妈太辛苦了',可她自己呢?哪个女孩不想穿漂亮裙子?" 唐迎雪的故事在网上掀起巨浪。有人算了一笔账:686分的成绩,放在北京能上清北,在河南却要拼到前几百名; 没有辅导班,全靠自学,她付出的努力可能是城市孩子的数倍。 评论区瞬间被"看哭了"刷屏,一位广东家长留言:"我儿子一双鞋2000块,补习班一年8万,考得还没她一半好,真是讽刺。" 在这场讨论中,最动人的是唐迎雪自己的态度。面对媒体,这个瘦小的姑娘眼神坚定:"我不觉得委屈,爸妈把能给的都给了。去北大后我要更努力,让他们早点过上好日子。" 这句话让很多中年人泪目——在"躺平""摆烂"盛行的当下,这个女孩身上闪耀着最原始的奋斗光芒。 小双点评:如今,唐迎雪的故事有了温暖后续:当地企业资助了她四年学费,北大专门安排了勤工俭学岗位。 但那双胶带鞋的照片,依然悬挂在无数家长的手机里——它提醒着我们:在这个有人为孩子抢跑而疯狂内卷的时代,总有些孩子光着脚也能跑到最前。 而他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是这个社会最该正视的风景。
这就是学霸做题的感觉吗现在的我,强的可怕
【3点赞】
duyongkai
好。问题是如果个个人都可以不用补课就考上北大的话,教育部还用耗时费力地去禁止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