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老师熬了20年,终于等来“转正”两个字 不是编制,是尊严。 2025年4月,国家把“代课教师”统一叫回“民办教师”,一次性给名分,也给补偿。消息一出,甘肃会宁的赵秀兰先哭了。她1998年进村小,月薪从80块涨到现在的1800,没社保,没职称,学生喊她“赵老师”,系统里却查不到这个人。 过去想转正,得先托人找指标,再考编,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一路刷人。现在路径清晰:关注教育局官网→攒够教学年限→拿培训证书→学校打分→名单公示。最关键是,文件写明“不得以年龄为由设限”,55岁的赵秀兰也能排队。 中西部还加开2.1万个特岗名额,退役军人、运动员放宽到40岁,7月底截止。工资由中央直接发,三年期满就地转编。说白了,国家出钱买岗位,先把人稳住,再慢慢消化历史包袱。 代课老师缺的从来不是能力,是机会。机会来了,拼的就是谁先准备好材料、谁先考完普通话、谁先让校长点头。这一步迈过去,讲台还是那张讲台,身份却从“临时”变成“在编”。 熬得住,就配得上。
老师的工资高吗?安徽的一位朋友1988年大学本科毕业到中学担任化学老师,由于工作
【19评论】【7点赞】
duyongkai
能这批人都上岸了,就不会再有代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