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植诚一惊,随即说:“你要是不想回大陆,那就跳伞吧!”
那年8月8日,台湾桃园机场的跑道上,一架F-5F战斗教练机呼啸升空,前座是26岁的少校飞行考核官黄植诚,后座是接受考核的中尉许秋麟。
表面看这是一次例行训练,没人知道黄植诚的飞行服口袋里藏着一张手绘航线图,箭头直指福建福州。
当飞机掠过海峡中线时,许秋麟突然揭开暗舱罩,导航仪显示他们正逼近大陆海岸线。
机舱里的空气瞬间凝固,黄植诚只说了句:“你要是不想回大陆,那就跳伞吧。”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那架编号8101的F-5F战机展柜里,成为两岸关系史上最震撼的对话之一。
黄植诚的家族堪称台湾空军活历史,父亲参加过抗战,二哥和姐夫都是国民党空军校官,母亲还被台军评为“模范母亲”。
这个飞行世家客厅的墙上挂着广西横县老宅照片,父亲总指着泛黄相片说:“咱们的根在盆象村。”
家里过年必做广西沙糕,母亲总念叨横县的甘蔗比台湾甜。
1973年从航校毕业时,黄植诚已能闭眼画出大陆东南海岸线,他偷偷收集的《人民画报》里,天安门广场的宽阔让他想起父亲说的“老家祠堂前的晒谷场”。
在台军服役的2100小时里,黄植诚发现教官越是强调“共匪威胁”,他越想起父亲珍藏的抗战勋章上“国共合作”的刻字。
有次战术课上,教官声称“大陆人吃树皮”,他当场反驳:“我姨妈上个月才从成都寄来腊肠。”
结果被罚扫了一周跑道,更让他恶心的是军中腐败,某次晋升考核,飞行技术不如他的某高官子弟竟拿了满分。
1981年春节,他在基隆港见到被扣押的大陆渔民,那些人掏出皱巴巴的家书托他转交红十字会时,信封上“广西横县”四个字让他彻夜难眠。
策划起义的两年里,黄植诚发明了套独特训练法,每次出海巡航都故意飞近海峡中线,记录雷达盲区数据。
他注意到台军为防叛逃,F-5F油量只够单程飞行,于是偷偷研究海上迫降方案。
8月8日那天,他借口考核“仪表飞行”让许秋麟关闭暗舱罩,实则将高度骤降至20米贴海飞行。
当东引岛雷达站发现异常时,他早已甩开追兵,许秋麟跳伞后,燃油警报声刺得耳膜生疼,黄植诚却想起父亲教的壮族山歌,哼着调子把机头对准了福州机场。
大陆方面最初以为这是敌机偷袭,几十架歼-7紧急升空,直到看见那架美制战机摇晃机翼,国际通行的投诚信号。
地勤老赵回忆,黄植诚下机时说的第一句是“横县现在通火车了吗?”
三个月后,这架F-5F的AN/APQ-153雷达技术被用在歼-8II改进项目上,其翼尖挂载的“响尾蛇”导弹让科研人员第一次摸透美制空空导弹的制导原理。
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高魁元因此辞职,美军顾问团连夜检查所有F-5系列战机。
65万元奖金在当时能在北京买20套四合院,黄植诚却把钱分成两半,一半捐给横县老家修小学,一半买了架二手教练机用于培训。
1995年他晋升少将时,特意选在父亲忌日佩戴将星,如今军事博物馆那架F-5F的座舱盖上,还能看见他用指甲刻的“回家”字样,玻璃反射的倒影里,正好是展厅墙上邓小平接见他时的题词:“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成都见到酷似母亲的二姨妈时,黄植诚发现她端出的沙糕和家里味道一模一样。
空姐妻子笑他第一次回广西老家,捧着井水喝到腹泻还傻乐。
有次他在航校课上讲到海峡气象,突然停下来说:“等统一了,我带你们飞阿里山,那云海比教科书上美十倍。”台下学员的掌声响了足足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