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海匪孙二虎劫持抗日物资,新四军决定出兵围剿,谁知陶勇却说:“别打,拿钱赎回。”听了这话,众人满脸不可置信。
那年的苏北沿海,海风裹着咸腥味吹进新四军的指挥部,屋里烟雾缭绕,一群干部围着地图争论得面红耳赤。
就在前一天,如东县传来消息,海匪孙二虎劫走了新四军从上海秘密筹集的药品和棉纱,那是前线伤员救命的物资。
3旅的参谋们拳头砸在桌上:“孙二虎这人连打鬼子的东西都敢抢,不灭了他,往后咱们的船还能出海吗?”
有人甚至掏出手枪拍在桌上,主张连夜调一个营端了孙二虎的老巢。
可陶勇蹲在门槛上闷头抽烟,火星子忽明忽暗, 他太清楚孙二虎的底细,这家伙从小被渔霸逼得家破人亡,带着一帮苦兄弟在海上讨生活,枪法准得像长了第三只眼,连日本人的运输船都敢劫。
新四军刚成立海防团,战士们连游泳都扑腾不利索,真要硬碰硬,怕是连孙二虎的船影子都摸不着。
他掐灭烟头站起来:“剿匪?咱们的机枪能当船桨使吗?拿钱赎!”
这话像冷水泼进油锅,屋里瞬间炸了,副旅长急得直跺脚:“老陶你疯了吧?咱们穷得绑腿都打补丁,哪来的钱喂土匪?”
陶勇心里门儿清,他早派人摸透了孙二虎的脾气:这人最恨别人说他怂,去年伪军悬赏五百大洋买他脑袋,他反倒把悬告撕了贴在自己船头。
眼下新四军要是摆出拼命的架势,他肯定死磕到底;可要是主动送钱,这海上阎王反倒觉得蹊跷。
果然,当新四军战士扮成商人抬着银元上门时,孙二虎盯着箱子直愣神,他劫过商船、抢过伪军,头回见人质没救回去先送赎金的。
手下喽啰嚷嚷着“四老爷怕了”,他却盯着银元上“抗日救国”的钢印半晌没吭声。
这事儿还没完,陶勇知道孙二虎每年庙会必去如东龙王庙烧头香,特意安排卖糖葫芦的小贩蹲了半个月。
庙会那天,孙二虎大摇大摆上岸,腰间两把盒子炮晃得叮当响,哪料刚踏进庙门就被扮成香客的侦察连按倒在地。
被押到陶勇面前时,他梗着脖子吼:“要杀要剐随你!”
谁知陶勇抄起茶壶给他倒了碗水:“杀你?你那几条破船值几个钱?我看上的是你打日本人的本事!”
原来陶勇早查过账本,孙二虎劫的伪军物资比商船多三倍,有次还剁了俩日本浪人扔海里喂鱼。
孙二虎后来坦白,那天陶勇一句话把他钉在原地:“你娘要是活着,愿看你欺负穷渔民还是打鬼子?”
这个海匪头子突然想起十年前饿死的母亲,眼泪砸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
他抄起陶勇的驳壳枪对天连开三响,第二天就带着二十多条船投了海防团。
可谁也没想到,半年后陶勇去党校学习,孙二虎受不了部队纪律,竟偷跑回去当了伪自卫队长。
消息传来,连粟裕都摇头:“海匪终究是海匪。”陶勇却连夜划着小船找上门,把正在洗澡的孙二虎堵个正着。
更绝的是,当有人偷偷塞给孙二虎策反信时,这文盲转手就递给陶勇念,信上伪军许他当旅长,陶勇念完冷笑:“汉奸的官儿,你配?”
孙二虎臊得一脚踹翻澡盆,当晚就带着弟兄们杀了伪军监军,彻底断了退路。
这场“赎物资-擒匪首-收海防”的连环计,后来被编成话剧在根据地巡演,老百姓最爱看孙二虎穿着新四军制服痛打日军汽艇的桥段,掌声能掀翻茅草屋顶。
而陶勇的警卫员回忆,旅长直到1944年还穿着带补丁的衬衣,当初赎物资的银元,是全旅官兵凑的伙食费。
这段往事最耐人寻味的,是当孙二虎的灵柩1956年入土时,上面盖着的不是海匪的黑旗,而是绣着“抗日英烈”的党旗。
棺材里还摆着两样东西,半块被海水泡烂的银元,和陶勇送他的那把枪栓生锈的驳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