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承认后悔!他本想带美芯片技术携手东方大国,却没想到局势突变,让他直言“早知如此”! 黄仁勋掌舵的英伟达,在电脑芯片领域可是块响当当的招牌,尤其是那些能处理复杂计算的芯片,不管是手机里的智能程序,还是工厂里的自动化设备,都离不开这类东西。 这些年,中国这边搞人工智能的公司越来越多,像平时刷的短视频APP、网上购物的平台,背后都需要大量这种高性能芯片来支撑,所以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就像一块肥肉,谁都想多咬几口。 一开始,黄仁勋确实想带着美国的芯片技术跟中国好好合作。那时候,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了一种叫A800的芯片,性能刚好卡在当时美国允许出口的范围内,中国的大公司比如腾讯、字节跳动,一下子就买了几十万颗,光是这一笔生意,就给英伟达带来了上百亿美元的收入。 2023年的时候,英伟达从中国市场赚了103亿美元,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直接涨到了171亿美元,一年就多赚了68亿,这样的增长速度,换谁都得把中国市场当成宝贝疙瘩。 可谁也没料到,局势说变就变。美国政府开始接二连三地出台政策,限制芯片出口到中国。 2022年10月的时候,先限制了最先进的H100芯片,英伟达赶紧又设计了降配版的H20芯片,算力只有H100的15%,价格却卖到1.2万美元一颗,就算这样,中国的一些公司为了赶项目,还是咬牙买了不少。 但到了2023年10月,美国又把H20也纳入了限制名单,这一下,英伟达手里价值180亿美元的H20订单,直接就损失了55亿,相当于眼睁睁看着一堆钱打了水漂。 更让黄仁勋头疼的是,中国这边并没有因为买不到英伟达的芯片就停下脚步。 华为推出的昇腾910B芯片,性能已经能跟H20打个平手,而且价格更便宜,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公司买的AI芯片里,国产的已经占了38%,华为的订单都排到明年夏天了。 以前中国90%的人工智能系统都得用英伟达的技术,现在很多中小公司虽然换系统挺麻烦,但为了不受制于人,也开始慢慢改用国产的了。 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还专门出了政策,新盖的大数据中心必须用一定比例的国产芯片,这一下就断了英伟达不少潜在的生意。 从收入上就能明显看出变化,原本中国市场能占英伟达全球收入的20%多,到了2025年,一下子跌到了个位数。 要知道,英伟达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美国以外的地方,中国这块市场丢了,损失可不是一星半点。有分析师算过,如果H20真的彻底禁售,英伟达一年得少赚140到180亿美元,这比很多大公司全年的收入都多。 黄仁勋不是没努力过,他多次公开说中国市场很重要,还跑到中国来参加会议,解释他们的芯片没有安全问题,但政策就像一道坎,怎么也迈不过去。 美国政府不光自己限制,还拉着日本、荷兰这些国家一起,不让他们卖先进设备给中国的芯片工厂,想从根上断了中国自己造芯片的路,可没想到反而把中国逼得更努力了。 现在中国自己生产的芯片,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开始卖到国外去,2024年的时候,中国半导体出口都突破万亿了。 想想当初,如果知道局势会变成这样,黄仁勋可能早就换个思路了。 也许会更早地把一些技术转移到中国来,或者跟中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那样就算政策变了,也能有个缓冲。 可现在,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慢慢起来了,就算美国放宽限制,英伟达想回到以前的好日子,恐怕也难了。 那些原本只认英伟达芯片的中国公司,现在手里都有了国产的替代品,价格便宜还不用担心断供,换谁都知道该怎么选。 黄仁勋心里清楚,失去中国市场,对英伟达来说不仅仅是少赚钱,更意味着在未来的芯片竞争中落了下风。人工智能这东西,更新换代快得很,现在中国自己能造芯片了,以后肯定会越造越好,到时候别说赚中国的钱,说不定还得担心中国芯片卖到美国去抢生意。 这大概就是他后悔的地方,本来想靠着技术优势稳稳当当地赚钱,没成想一步没跟上,就被局势推着走到了现在这一步。
雷军这次真难了。高端芯片说是不缺,可转头就签了英伟达的订单。现在用谁的芯片都尴尬
【67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