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8-05 12:25:00

瑞士被怼得哑口无言,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瑞士买机床,瑞士出口掉了37%,瑞士几家大公司不得不裁员停工,损失大,瑞士很生气,觉得自己一直跟着美国,结果吃亏了。   要知道,瑞士机床可不是普通商品。瑞士机床在全球高端市场占比 28%,五轴加工中心、精密磨床等产品长期垄断航空航天、芯片制造设备供应。瑞士货几乎成了 “高精度” 的代名词。   而中国,曾是瑞士机床最依赖的买家。过去十年,中国市场贡献了瑞士机床出口总额的 23%,不少瑞士企业的生产线,都是按中国客户的需求定制的。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当时美国为遏制中国高端制造发展,拉盟友搞技术限制,把不少高端机床纳入对华出口管制清单。瑞士向来以“中立国”自居,二战时都没选边站,可这一次却动了心。他们觉得跟着美国能巩固技术优势,还能搭上欧美产业链的快车,于是悄悄调整了对华出口政策。不少针对新能源、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机床,开始变相限制对华供应。   瑞士企业当时就慌了。斯达拉格集团的高管曾跑到政府大楼请愿,说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订单占了公司全年营收的18%,这么干等于自断财路。可政府拍着胸脯保证,说美国会补偿市场空缺,结果等来的只有空头支票。   中国这边没闲着。你限制供应,我就自己搞研发。这两年,中国高端机床产业像憋足了劲的弹簧,不断突破。华中数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度突破0.001毫米,科德数控的航空航天专用机床通过了军工验收。原本依赖进口的核心设备,现在国产替代率已经从2020年的15%涨到了42%。   2024年底,中国机床工业协会发布了一份采购指南。指南里明确鼓励企业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对进口机床的采购标准也提了档。这不是针对谁,而是产业升级到这一步,自主可控成了刚需。   瑞士机床企业的感受最直接。2025年一开年,往年这个时候堆满中国订单的邮箱,变得冷冷清清。GF加工方案公司的销售总监在内部会议上叹气,说往年第一季度至少能接到200台精密车床的订单,今年只收到67台,其中还有12台是老客户的补货。   更要命的是,失去中国市场的不止是整机销售。瑞士机床的核心部件,比如高精度主轴、伺服电机,过去一半都卖到中国。现在中国企业自己能造了,连带着这些部件的出口也跌了29%。   瑞士国内开始吵翻了天。制造业协会公开批评政府“把经济绑在政治战车上”,说中立国就该有中立国的样子,跟着美国跑没好下场。民众也在网上吐槽,说超市里的物价涨了不少,全是政府折腾出来的。   其实瑞士不是第一个栽跟头的。前几年荷兰ASML跟着美国限制对华光刻机出口,结果中国在DUV光刻机领域实现突破,ASML的中国市场份额跌了17%。德国大众跟着欧美搞“去中国化”,结果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被比亚迪、蔚来抢了不少地盘。   现在的瑞士,一边要应付国内企业的施压,一边要去跟美国“讨说法”。可美国那边忙着自己的大选,根本没心思管瑞士的死活。白宫发言人轻描淡写地说“市场波动很正常”。   瑞士终于明白,所谓的“盟友”靠不住,丢掉的市场捡回来难。曾经靠着精密制造傲立全球的小国,这一次是真真切切尝到了选边站的苦果。

0 阅读:2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