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大陆千万不能犯一个致命错误:跟着 “认同感” 起舞。承不承认你是中国人,不影响你是中国人的事实。岛内有人天天喊 “台湾不是中国的”,我们就该慌了?笑话。 主权这回事,从来不是靠嗓门大小决定的。就像故宫的角楼不会因为有人说 “这不是中国的建筑” 就变成别国的文物。 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从 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到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回归祖国怀抱,历史的年轮早已把 “中国” 二字刻进了这片土地的肌理。 1971 年联大 2758 号决议以压倒性优势通过,明确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党的 “主张”,而是国际社会用投票箱盖下的钢印,任谁也擦不掉。 那些在岛内鼓噪 “台湾独立” 的人,本质上是在做 “指鹿为马” 的游戏。 他们修改教科书,把甲午战争后的割台史说成 “起点”,却绝口不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 他们在街道标牌上抹去中文,却无法改变台胞春节贴春联、中秋吃月饼的传统。 就像有人站在泰山之巅宣称 “这山不属于中国”,山不会因此移动,脚下的土地也不会因此改变归属。 台湾海峡的平均宽度不过 130 公里,从厦门到金门的直线距离只有 18 公里,地理上的唇齿相依,从来不是几句 “分裂” 口号就能切割的。 纠结 “认同感”,本质上是落入了对方设定的陷阱。民进党操弄 “去中国化” 多年,靠的就是用谎言喂养一代年轻人的认知。 他们说 “大陆是外国”,就像骗子指着别人家的房子说 “这是你的”,听的人信了,房子的所有权也不会变。 美国得克萨斯州每年都有人喊 “独立”,甚至组织过 “独立公投”,但从华盛顿到拜登,没有一任总统会认真对待。 因为主权不是 “民调” 能决定的,就像你家的房产证,不会因为邻居投票说 “这房子该归我” 就失效。 真正的战略定力,是看透 “认同感” 背后的把戏。岛内有些人今天举着 “台独” 旗帜上街,明天可能就来大陆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有些政客嘴上骂着 “中国”,却把子女送到大陆读书、把资产转移到大陆。 他们的 “不认同”,很多时候是利益算计的表演,而非发自内心的认知。 就像租客对着房东喊 “这房子是我的”,要么是想少交租金,要么是想浑水摸鱼,房东要是真跟他争辩 “你凭什么不承认”,反倒中了圈套。 解决台湾问题,从来不是 “说服对方承认”,而是用实力夯实主权根基。 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让岛内同胞喝上大陆的水,两岸高铁标准对接让 “通高铁” 从愿景变近景,台胞居住证让台湾同胞在大陆享受同等公共服务…… 这些实实在在的联结,比一万句 “你要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更有力量。 当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能拿到补贴,当台胞在大陆医院能刷医保,当两岸学子共同参与 “北斗” 导航研究,所谓的 “认同感” 自然会在共同发展中重塑。 历史早就把剧本写好了。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每次台湾从分裂边缘回到祖国怀抱,靠的都不是 “对方承认”,而是国家实力的崛起和民族意志的凝聚。 今天的中国,GDP 突破百万亿,航母编队游弋西太平洋,北斗系统覆盖全球,这种综合国力形成的向心力,不是岛内几句 “分裂” 口号就能对冲的。 就像长江黄河不会因为有人筑坝就停止东流,祖国统一的大势,也不会因为少数人的 “不认同” 就停滞。 我们要做的,不是对着岛内喊 “你必须承认”,而是把 “中国台湾” 这四个字刻在更多地方。 让国际航班的目的地标注 “中国台湾”,让国际体育赛事上台湾运动员的胸前印着 “中国”。 让世界看到,无论岛内有多少杂音,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不容置疑。 当我们的航母穿越台湾海峡,当我们的战机在台岛上空常态化巡航,当 “台独” 分子意识到任何分裂行径都将付出惨痛代价,所谓的 “认同感”,不过是过眼云烟。 台湾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 “认不认”,而是 “是不是”。这个 “是”,写在《开罗宣言》里,写在联合国宪章里,写在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里,更写在 14 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里。 那些还在纠结 “对方认不认” 的人,该醒醒了 —— 主权不是讨来的,不是求来的,是靠实力守住的,是用意志捍卫的。 当我们的脚步足够坚定,当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就像游子回到母亲身边,自然而然,势不可挡。
台湾问题,大陆千万不能犯一个致命错误:跟着“认同感”起舞。承不承认你是中国人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05 18:19: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