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谈判比一比,台学者:应还ECFA公道 美国对台商品课征20%关税,引发台湾产

碧泉映月 2025-08-06 08:16:50

两项谈判比一比,台学者:应还ECFA公道 美国对台商品课征20%关税,引发台湾产业恐慌。淡江大学全球政治经济学系兼任助理教授施威全表示,除了税率问题,其实业者更要担心究竟“赖政府”提了什么“附带条件”?若在谈判的过程中,没有坚守住底线,就只是为了税率数字好看,而对美国要求照单全收,台湾产业恐怕陷入严峻挑战。 施威全曾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推动者之一,他以当年经验对照如今“赖政府”在对美谈判的过程,强调台湾与美国的关税谈判才是真正的黑箱,该还当年ECFA谈判团队一个公道。 施威全指出,赖清德“暂时性关税”的说词,显然未被美方认同。台湾面临输美关税20%冲击,却不知政府究竟以何条件与美方交换利益,他认为,“重点在谈判过程的不透明”,台湾到底拿什么去换,从这个概念出发,所谓“暂时性”是不是代表台湾还要拿更多的东西去换? 施威全以曾参与推动ECFA的经验为鉴,反观当前“赖政府”的谈判机制,堪称“风马牛不相及”。回顾ECFA谈判过程,他强调,虽然我们的要价与底线多半不对外公开,但在原则性议题上,马政府有清楚对外说明、争取民间认同。“譬如说那时候可以把ECFA不会伤害到农民、不会涉及大陆劳工入台,然后一定会顾及中小企业的利益,这三点对外说明,争取内部认同。” 他说明,当年对“立法院”的解释公开透明,两岸代表2010年第二次于大溪举办工作会谈,双方甚至透过新闻稿对外公告相关进展,以及说明业者、民众关切的不同面向,“从来没有双边贸易协定谈判的过程如ECFA这么透明”。以此为标准,“赖政府”与美国签署保密协议的“白纸黑字”究竟何在?台湾人民对谈判条件一无所知,政府却以保密协议搪塞,显得站不住脚。 施威全回忆当年,陆委会为了推动ECFA举办超过1千场大小说明会,“这是面对人民及每个产业充分沟通”。此外,“立法院”也召开委员会专案报告、联席委员会专案报告,甚至签署前后报告皆公开可查。相比之下,“赖政府”的对美谈判过程,则完全没有让社会大众参与讨论的机会,最有趣的是,当年反对ECFA、指控谈判黑箱的那群人,现在却没有站出来抗议“赖政府”对美贸易谈判黑箱、不透明,显然是双重标准。(中评)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