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演员宋春丽和丈夫坚持丁克三十几年,然而2012年一天,好友邓婕到宋春丽家中做客,发现家里十分冷清,她急忙劝劝宋春丽:“去领养一个孩子吧,这样才像个家,日子才有奔头啊。” 宋春丽的人生剧本充满戏剧性反转。作为影视圈公认的“母亲专业户”,她累计塑造过七十余位母亲形象,从《九香》中舔净饭碗的贫苦农妇到《人世间》里刚柔并济的革命干部金月姬,两座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杯印证了她对母性刻画的深刻。 然而现实中的她,却因年轻时一次职业抉择与亲生骨肉永诀——1979年拍摄电影《奸细》时,新婚不久的她发现怀孕,为避免耽误剧组进度,忍痛选择流产。 术后仅休养一周便重返冰天雪地的片场,这次“壮士断腕”的敬业付出,被医生判定为永久丧失生育能力。 此后数十年,她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丈夫孙维熙辗转求医未果,只能将亲情寄托在侄子宋楚炎身上,但侄子忙于演艺事业,老两口的生活终究回归沉寂。 邓婕的提议之所以能穿透三十余年的遗憾壁垒,源于她自身的生命经验。当年她为与张国立结合,接受其前妻“不再生育”的协议,2005年同样通过领养构筑完整家庭。 更关键的是,邓婕敏锐捕捉到好友生活里缺失的“生命力”——获奖无数的宋春丽家中陈列着业内公认的演技勋章,却唯独缺少孩童嬉闹的痕迹。 这种静默与宋春丽荧屏上演绎的烟火蒸腾的母爱形成刺眼反差,暴露了事业巅峰背后的情感空洞。 六十一岁领养的挑战远超常人想象。当宋春丽裹着红色呢大衣走进民政局,工作人员反复确认这对银发夫妻的决心,她以演员特有的笃定回应:“我演了三十年妈,就等这一次真枪实弹了。” 社会对高龄育儿的质疑、体力衰退的客观限制,都被转化为更深沉的养育智慧:丈夫孙维熙将琵琶盒改造成学步车,宋春丽的剧本夹里塞满磨牙饼干,小区居民常见她推着婴儿车散步时,忽然蹲身记录女儿蹒跚学步的瞬间——这些笨拙又真挚的育儿场景,构成她迟到的母亲修行。 尤为珍贵的是,这份母爱剥离了传统血缘纽带的光环。当宋春丽说出“奖杯哪有孩子笑声脆生”,实则是将表演艺术中淬炼出的情感理解力,全数倾注于非亲生的女儿,成就了一种超越生理局限的亲情范式。 这场始于2012年的领养行动,恰似对当代家庭观念的生动注脚。宋春丽夫妇用实践证明:母职并非青春专利,而是一种与生命共鸣的能力。 当六旬老人为养女系上围兜、哼唱童谣时,那些曾在镜头前演绎过无数次的“母亲”角色,终于获得现实的锚点。 更微妙的是,领养选择意外反哺了她的艺术生涯——近年她在《巡回检察组》中饰演为儿申冤的胡雪娥,眼中迸发的绝望与坚韧让观众震撼,这何尝不是将养女给予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塑造角色的新维度? 宋春丽家客厅的茶香依旧氤氲,但曾经令人窒息的寂静已被童言稚语打破。邓婕当年那句看似随心的建议,像一枚精准的钥匙,不仅打开了一个孩子的命运之门,更解开了两位艺术家用三十余年光阴缠绕的心结。 当宋春丽俯身抱起咿呀学语的女儿,这位演遍天下母亲的演员终于完成最艰难的戏份——成为自己。 素材来源:2023年02月18日 07:14 光明日报
61岁的演员宋春丽和丈夫坚持丁克三十几年,然而2012年一天,好友邓婕到宋春丽家
沈言论世界
2025-08-06 15:1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