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有两个国家十分头痛。一个中国,另一个就是印度。中国是不

小特讲体育 2025-08-06 21:23:00

对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有两个国家十分头痛。一个中国,另一个就是印度。中国是不想办,不愿意办,但世界各国都盼着奥运会在中国举办。   特别是国际奥委会,新任主席考文垂来中国,难道是看我们的全运会?明摆着就是怂恿咱们国家再次举办奥运会。   这事还得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说起。当年考文垂作为津巴布韦游泳选手,在“水立方”拿下1金3银,后来她从运动员转型为体育管理者,2023年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第一时间就把访华行程提上日程。   今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期间,她特意参观了“冰立方”(原水立方),对中国“一馆两用”的可持续理念赞不绝口。这次全运会选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更是给了她近距离考察中国办赛能力的机会——广州、深圳的场馆设施,香港的国际协调能力,澳门的文化特色,简直就是现成的奥运会模板。   但中国的态度却很微妙。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惊艳世界,可3000亿的投入和后续场馆维护成本也让不少人反思。2022年冬奥会后,中国明确提出“节俭办奥”,像首钢园区改造、雪场生态修复这些案例,都是在探索低成本办赛模式。   更关键的是,现在中国的国际形象早就不靠奥运会撑场子了——从航天、高铁到人工智能,咱们有的是“硬通货”。2023年成都申办奥运会的传闻被官方辟谣,四川省体育局直言“没有这个事儿”,释放出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中国更愿意把资源投到民生和科技上。   相比之下,印度的申办热情简直能把人烤化。 莫迪政府2024年就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意向书,目标直指古吉拉特邦的艾哈迈达巴德。这个城市规划建设萨达尔·瓦拉巴伊·帕特尔奥运园区,还打算把赛后场馆改造成大学体育设施。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期间,印度运动员村被批“不适合居住”,场馆质量问题频发,至今仍是国际奥委会的心病。   更麻烦的是资金——印度财政部每年给体育口的拨款不到3亿美元,而东京奥运会光主场馆就花了20亿。有印度网友调侃:“政府连德里地铁三期都修了五年,拿什么保证奥运场馆按时完工?” 更惨的是老百姓的意愿。莫迪把申办奥运和“2047年发达印度”计划绑定,试图用体育提振民族自信。可老百姓并不买账:62%的受访者支持申奥,但78%担心会挤压教育和医疗预算。 更尴尬的是,印度在巴黎奥运会上派出117人代表团,最终只拿到1银5铜,排名第71位。有印度媒体自嘲:“连奖牌都拿不到,拿什么吸引游客?”   国际奥委会其实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按照各大洲轮办的惯例,2036年轮到亚洲的可能性很大。但非洲至今没办过奥运会,南非2024年也提出了申办意向。考文垂作为首位非洲籍主席,说不定会悄悄给老家“带点私货”。   不过从现实角度看,中国仍是最稳妥的选择。且不说咱们有现成的场馆和成熟的安保体系,单是14亿人口的市场,就能让国际奥委会的转播收入和赞助费翻番。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球转播收入30亿美元,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到底,奥运会早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而是国家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角力场。中国的“不想办”和印度的“拼命争”,背后折射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逻辑。   至于2036年的五环旗最终会落在哪里,咱们不妨把目光放长远——毕竟,真正的强国,从来不需要靠一场运动会来证明自己。

0 阅读:36
小特讲体育

小特讲体育

一个普通球迷,求轻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