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少平这出戏,演得够久。 顶着"中科院院士"头衔,在中小学讲台唾沫横飞,在医院诊室指点江山。数年时间,竟没一个主办方能动动手指,上官网查一查——中国科学院到底有没有这号人物? 可笑吗?更可悲。 学校请"院士"撑场面,图的是脸上有光;家长见"权威"来讲学,忙的是拍照发圈。没人在乎他讲了啥,只在乎那身唬人的行头。 这哪是尊重知识?分明是追捧头衔。 教育最该教孩子辨真伪、明是非,结果自己先拜倒在虚名之下。孩子们看着台上"大人物"信口雌黄,耳濡目染的,恐怕不是科学精神,而是"头衔至上"的歪理。 伪专家能横行,根子在"造神"成风。 机构需要"权威"贴金,媒体喜欢"传奇"吸睛,大众懒得动脑只想"抄作业"。三条腿一凑,骗子的舞台就搭起来了。你给他安个"抗疫总指挥",我给他加个"首席科学家",互相抬轿子,彼此分银子。 要我说,与其事后删文章、撇关系,不如先把好第一道关:凡自称"专家""院士"者,先亮证!官网查不到的,一律按骗子处理。 教育的考场,不该让骗子当考官。 少些"请神"的虚礼,多些"较真"的底气。让孩子们知道,比头衔更重要的是真才实学,比崇拜更可贵的是独立思考。 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免学费,你家宝宝报名了吗?”“已报名。今年不去私立幼儿园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