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的儿子凌迟处刑,且要刚满3000刀,但是剑子手刚

文史充点站 2025-08-07 12:22:20

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的儿子凌迟处刑,且要刚满3000刀,但是剑子手刚行刑,孩子便已疼痛到晕厥,慈禧却说“好好养着他,不急于这一时,日后慢慢地别。“没承想,这刑罚持续了9年。 成都城内锣鼓喧天,四川总督骆秉章正在筹备一场特殊的处决,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被押解到刑场,同时被判死刑的还有他年仅5岁的儿子石定忠。 石达开183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一个地主家庭,家中有田地100多亩,算是当地富户,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征收的各种苛捐杂税让许多农民家破人亡,16岁的石达开目睹了太多悲剧。 1847年,洪秀全在广西传播拜上帝会教义时,石达开主动前往紫荆山参加聚会,洪秀全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有文化,还有组织能力,很快任命他为拜上帝会的主要骨干之一。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20岁的石达开率领2000多名贵县乡亲参加起义军,他作战勇猛指挥得当,短短两年就从普通将领升为翼王,成为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人之一。 1854年,石达开在湖北湖口指挥太平军与湘军激战,当时曾国藩亲自督战,结果太平军连战连胜,湘军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曾国藩绝望之下跳入长江,被部下救起后写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奏折。 太平军定都南京后,各王开始享受富贵生活,但石达开依然保持朴素作风,他规定自己的部队不得抢夺民财,违者军法处置,这在当时的太平军中是个例外,因此深得民心。 1856年发生的“天京事变”改变了石达开的命运,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死亡,太平天国内部陷入严重分裂,石达开担心自己也会被洪秀全猜忌,决定率部离开天京另寻发展。 石达开带着10万精锐离开南京,转战江西、湖南、贵州等地,他们在这些地方建立了临时政权,开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征收赋税也比较合理,当地百姓称他为“义王”。 1863年初,石达开率军进入四川,准备建立新的根据地。但此时太平军已经疲惫不堪,而清军和地方土司联合起来围追堵截,5月石达开部队在大渡河边遭遇清军合围。 连续几天暴雨让大渡河水位猛涨,太平军无法渡河,石达开派人与四川总督骆秉章谈判,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取部下的安全,骆秉章口头答应了这个条件。 5月12日,石达开带着5岁的儿子石定忠前往清军大营投降,他以为骆秉章会遵守承诺,没想到清军随即对投降的太平军展开大屠杀,2000多名士兵全部被杀。 石达开被押解到成都后,骆秉章上奏朝廷请示处理方式,慈禧太后亲自下旨,要求对石达开处以最重的刑罚,以震慑其他“逆贼”,连5岁的石定忠也被判处死刑。 6月27日行刑当天,成都城内聚集了数万围观群众,石达开身穿囚服走上刑台面容平静,没有求饶也没有咒骂,刽子手余宝是成都城内有名的行刑高手,这次特意被调来执行任务。 按照清朝法律凌迟需要切割上百刀才能让犯人死亡。石达开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喊叫,这让在场的官员都感到震惊,四川布政使刘蓉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此人临死不惧,确实非凡。”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对石定忠的处决,这个5岁的孩子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不停地哭喊着要找爸爸,按照朝廷的旨意,对幼童也要执行同样的刑罚。 成都知府何冠英目睹了整个过程,当晚就写信给朋友说:“今日所见,实在不忍,一个五岁孩童,何罪之有?朝廷如此做法,恐怕有伤天和。” 行刑后石达开父子的尸体被悬挂在城门口示众三天,许多百姓悄悄前来祭拜,有人还偷偷为他们烧纸钱,这种现象让清朝官员很不安,最终下令将尸体收殓埋葬。 刽子手余宝在行刑后精神状态很不好,经常做噩梦食欲不振,据说他总是梦见那个5岁的孩子在哭喊,两个月后突然暴病身亡,年仅40岁。 石达开的死并没有让太平天国立即覆灭,洪秀全、李秀成等人继续在南京坚持了一年多,直到1864年7月天京城破,太平天国才彻底结束。 但石达开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消失,许多太平军余部在西南地区继续活动,他们打出的旗号就是为石达开报仇,这些武装一直活跃到1870年代才被彻底清剿。 石达开生前写过不少诗词,其中最著名的是《咏怀》:“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处青山千里外,别有玉女在高楼。”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他人生态度的写照。 现在在石达开的故乡广西贵县,当地政府建立了纪念馆,展示这位太平天国领袖的生平事迹,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了解这段历史。 回顾石达开的一生,他从一个富农子弟成长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最终战败身死,年仅32岁,他的经历反映了19世纪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和农民的反抗精神。 对于清廷处决石达开父子的做法,历史学家们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封建统治的残酷性,也有人认为这在当时的法律框架内是正常的。   信源:祖籍和平县的石达开,凌迟时被割了多少刀? 河源发布

0 阅读:0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