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哭,喊话大陆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宣布将对进口半导体芯片征收100%关税,用于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冲击下半年GDP增速3%的目标。 这消息像颗深水炸弹,瞬间炸得全球芯片产业链天翻地覆。台积电、英伟达、AMD这些国际大厂股价集体跳水,连苹果都被波及——毕竟其供应链里一半以上的芯片来自台湾。 可谁能想到,中国芯片概念股却逆势飙升,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企业股价单日涨幅超过15%,资金像潮水般涌进本土半导体板块。 最憋屈的莫过于台积电。这家全球芯片代工龙头前脚刚砸下1650亿美元扩建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后脚特朗普就放话要他们再掏3000亿。台积电高层心里苦啊:美国工厂的建设成本比台湾高40%,员工培训、设备调试都得额外烧钱,1650亿已经是勒紧裤腰带的极限了。结果特朗普根本不买账,转头就用关税“逼宫”——你不在我这儿生产,产品就别想进美国市场。这下子台积电算是撞到枪口上了:美国客户占其营收的70%,要是真被关税卡住脖子,每月几十亿美元的订单可能打水漂。 更绝的是,美国这次关税玩的是“精准打击”。根据新规,只有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才能豁免关税,哪怕你在台湾生产后运到美国封装都不行。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原本计划2025年投产,但现在看来,就算生产线建好了,产能爬坡也得时间。这段空窗期里,他们出口到美国的芯片就得乖乖交100%关税。有分析师算了笔账:台积电每月出口美国的芯片价值约30亿美元,按新规光关税就得交30亿,相当于每天烧掉1亿美金。这谁扛得住? 这边厢台积电焦头烂额,那边厢中国芯片产业却迎来“春天”。以前被美国技术封锁卡脖子的中芯国际,突然发现订单多了起来。国内手机厂商、汽车制造商纷纷找上门,要求优先供应国产芯片。资本市场也用脚投票:8月7日,中国芯片板块总市值单日增加超2000亿,比亚迪半导体、寒武纪等企业的股价直接涨停。有投资经理私下说:“美国这招简直是当面打脸,逼着我们加速国产替代。现在投中国芯片,就跟20年前投房地产一样,闭眼买都能赚。” 可台湾省的日子就难过了。半导体占台湾出口总额的72%,其中一半以上流向美国。关税一加,台积电、联发科这些龙头企业的出口成本直接翻倍。更要命的是,台湾中小企业根本没能力像台积电那样去美国建厂,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被韩国、日本抢走。有台湾厂商哭诉:“我们做的成熟制程芯片,毛利率本来就只有15%,现在关税吃掉100%,卖一片亏一片,只能停产关门。”据台媒估算,这场关税风暴可能导致台湾半导体出口额下降20%,连带影响上下游50万就业岗位。 最惨的还是台积电。他们原本以为用1650亿投资能换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没想到特朗普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现在台积电面临两难选择:要么继续砸锅卖铁追加投资,把美国工厂的产能提上去;要么硬扛关税,赌客户愿意为高价芯片买单。但无论选哪条路,现金流都得大出血。有消息称,台积电已经开始推迟部分设备采购计划,把资金优先用于美国工厂建设。可即便如此,2025年他们的资本支出可能还是会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8000万美金。 这场博弈的终局还不明朗,但有一点很清楚:美国的关税大棒正在重塑全球芯片产业链。中国抓住机会加速国产替代,台湾却在“产业空心化”的边缘挣扎。 台积电的遭遇,不过是台湾经济依附美国的一个缩影。当美国把“美国优先”刻在脑门儿上时,所谓的“盟友”也不过是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而中国,正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杠杆,撬动着这场科技战争的天平。未来几年,或许就能看到:当台积电在美国工厂里为成本焦头烂额时,中国芯片已经悄悄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
一架专机静悄悄降落台北,特朗普“弃台”露出獠牙:岛内民众终于看清了现实,两岸统一
【5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