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门女婿刘斌意外失去双臂,丢掉工作的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带着年幼儿子的刘斌回到阔别已久的哑巴母亲,心中升起一丝对命运不公的怨恨,哑巴母亲觉得是自己没有给儿子一个好的家庭嚎啕大哭。 2003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日历上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对于刘斌而言,那一年如同被命运狠狠地撕开了一道无法弥合的裂口。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无情地夺走了他的双臂。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残缺,更像是一场他人生的地震,震碎了他原本还算安稳的世界。丢掉工作是必然的,屋漏偏逢连夜雨,雪上加霜的是,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当时的上门女婿,在一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家庭里,地位本就微妙,一旦失去劳动能力,往往更加艰难。” 2000年初,关于上门女婿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他们的处境常常缺乏安全感。 揣着身上仅有的几块钱,抱着年幼的儿子,刘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一个简陋的小屋,里面住着他那聋哑的母亲。见到多年未见的儿子这般模样,又得知他在妻家的遭遇,这位饱经风霜的母亲,无声的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一颗颗滑落,在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蜿蜒。她张着嘴,想说些什么,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音节,那是一种深深的自责和痛楚,仿佛在哭诉自己没能给儿子一个健全的家庭。刘斌看着母亲,心中也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对命运不公的怨恨,有对未来的茫然,也夹杂着一丝对母亲的心疼。 那个年代,像刘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根据民政部200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残疾人总数已超过8000万。对于一个失去双臂的青壮年男性来说,生活的重担可想而知。“在2003年,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的关怀和保障体系,相较于现在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那时候,无障碍设施还不普及,残疾人就业渠道也相对狭窄。可以想象,刘斌带着年幼的儿子和失语的母亲,日子该有多艰难。 一位类似的当事人说过,最让他感到绝望的,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无情的对待。邻里的窃窃私语,亲戚的疏远,都像一把把无形的刀,割裂着他脆弱的自尊。而刘斌的遭遇,无疑更加残酷,被曾经视为依靠的家庭抛弃,这种情感上的打击,往往比身体上的疼痛更让人难以承受。 “家,应该是温暖的港湾,而不是风雨飘摇的小舟。” 然而,对于当时的刘斌来说,家却成了他最大的伤痛来源。他带着孩子回到年迈的母亲身边,与其说是找到了一个避风港,不如说是两个失意的人,在寒冷的冬夜里,互相依偎取暖。 时间如同不起眼的河流,悄然流逝。转眼间,2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于残疾人群体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一系列目标。 就拿就业来说,现在涌现了很多帮助残疾人就业的新模式。例如,一些电商平台推出了残疾人客服专岗,一些互联网企业也提供了远程办公的机会。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已超过900万,就业结构也更加多元化。“虽然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就业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但整体环境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在社会关怀方面,志愿助残服务也越来越普及。很多社区都成立了助残志愿者队伍,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协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媒体对于残疾人群体的正面报道也越来越多,有助于消除社会偏见,营造更加包容友善的社会氛围。 一位名叫王强的残疾人,通过自学电商知识,在网上开设了一家销售家乡土特产的店铺,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还带动了当地其他残疾人就业。他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纷纷下单购买他的产品,用实际行动支持残疾人创业。“这样的故事,在2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我们无法得知刘斌后来的具体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社会对于残疾人群体的态度和支持力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刘斌能够坚持下去,积极寻求帮助,或许也能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保障残疾人权益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些地方的无障碍设施仍然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在招聘时仍然存在隐性的歧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残疾人自身共同努力。”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像刘斌一样曾经遭受命运不公的人们,都能够在新时代的光芒下,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希望。
2003年,上门女婿刘斌意外失去双臂,丢掉工作的他被妻子一家扫地出门,带着年幼儿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09 16:23: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