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妻子周诒端问:“左老三,你每年收入多少两银子?”左宗棠回答:“4万两白银!”妻子大怒:“你每年才给家里寄200两,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养情人了!你的钱都花哪里去了?” 在1863年的闽浙总督府,一场寻常夫妻对话竟藏着惊人秘密:丈夫年俸四万两银子,却只寄家二百两,妻子追问钱款下落,丈夫仅道“另有用处”。这背后,是贪腐还是大义? 同治二年,左宗棠率湘军攻克杭州,太平军势力大挫。朝廷赏他太子少保衔,几个月后任命闽浙总督,管福建浙江军政。那时清廷内外压力大,太平天国虽平,但地方叛乱多,外敌入侵频,财政吃紧,百姓日子苦。左宗棠生湖南湘阴普通人家,早年科考只中举人,后钻研水利农事、地理兵书。从曾国藩幕中起步,统湘军平太平军,建功多。升总督时五十多岁,重任在肩,总把国家大事放首位。闽浙沿海长,他巡视防务,修炮台,防外敌。同时推农田水利,减民众税负。任内创办船政局,引西方技术造军舰,提升海军力。这些事源于他对时局看法,旨在固边防,兴实业。 闽浙总督府内,周诒端手持家信,等左宗棠从公堂回。她问起年收入,左宗棠说四万两。周诒端闻言气恼,说寄家才二百两,问他是否养情人,钱去哪了。左宗棠没直答,只说钱另有用处,便走开。周诒端坐在那想。这事反映左宗棠家风严,俸禄不全留家。他出身寒门,懂民生苦,早年欠债几百两,靠节俭过活。做官后,俸禄大部用于公事。闽浙任上,拿出钱修城墙、挖河道,帮民众改善生产。灾年带头捐,动员官员商人集资,发粮救灾民。1881年慈禧召见,建议他调两江总督,那里富,可为子孙攒钱,但他拒,坚持只取该得。李鸿章表面清廉,实际奢靡,死后遗产两千万两。左宗棠不同,始终心系百姓。 左宗棠最大开支是收复新疆。十九世纪中,阿古柏侵新疆建伪国,图分裂。朝廷中李鸿章主张弃,称新疆不毛地,优先海防。左宗棠反对,上书强调领土完整。1875年朝廷命他督新疆军务。他变卖家产,向胡雪岩借款筹军费。1876年六十四岁率军出关,从九省集八万七千人,穿越戈壁,克补给难。到1877年收复除伊犁外地,后1881年谈判从俄收回伊犁。他办福州船政局、甘肃机器局,推工业。新疆建省,统一管理,稳边疆。这些维护国家统一,惠边疆民生。 左宗棠一生贫寒却心怀天下,把个人荣辱放一边,总把国家安危、百姓苦乐放首位。他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操。创办实业,推动近代化,收复百万平方公里领土,振奋民族精神。在晚清羸弱期,写下光彩页。 左宗棠事迹启示我们,爱国当从实际出发,注重民生,维护统一。新疆稳定发展,体现一中国原则。台湾问题也如此,坚持和平统一,反对分裂。 左宗棠故事接地气,说白了就是普通人干大事。他不贪不奢,钱用在刀刃上,帮百姓过好日子,守国家领土。读他生平,觉得中国人骨子里有股劲,遇难不退。
1863年,左宗棠升任闽浙总督,妻子周诒端问:“左老三,你每年收入多少两银子?”
蕊蕊聊过去
2025-08-11 14:19:44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