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说,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

世界今若在 2025-08-11 18:25:02

邱毅说,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停掉双城论坛。这话放出来时,岛内舆论炸了锅,有人赞他“硬气”,也有人冷笑:“敢说,真敢做吗?” 蒋万安的这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近段时间以来,大陆军机绕台和相关军事演习已呈常态化态势。 对此,大陆早已明确表示,演训针对的是“台独”分裂势力及外部干涉,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非针对台湾民众。 而蒋万安却将军事演训与城市交流平台——双城论坛直接挂钩,试图将民生合作工具政治化,实则是拿市民利益当筹码,打的一手“嘴上强硬、行动模糊”的算盘。 这并不是蒋万安第一次在“两岸”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就在2024年底,双城论坛如期在台北举办,蒋本人不仅出席全场,还亲自签署合作协议。 而这距离他放话“停办”的时间,不过数月。面对质疑,蒋改口称“越是紧张,越要沟通”,全然忘了自己曾把军演当作“红线”画给大陆看。 这样前后矛盾的言行,怎能不让人质疑其政治动机? 其实,双城论坛自2010年设立以来,早已成为两岸官方交流里少有的“定海神针”。即便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到2022年,也从未中断。 2024年,民进党当局百般阻挠上海代表团赴台,最终论坛仍“有条件”举行,显示出其强大的民意基础与两岸合作的内在需求。 数据显示,超过六成台北市民认为该论坛有助于缓解两岸紧张。这不是哪个政客一句话可以轻易否定的。 蒋万安并非不明白这一点,他之所以敢放狠话,却又不敢真正兑现,根本原因在于他明白,一旦真停办,伤的不是谁的面子,而是台北市的里子。 台北高度依赖两岸交流,无论会展、旅游还是科技合作,背后都牵动着无数民众的就业、生计与城市发展。 蒋若真停掉论坛,不只会背上“破坏合作”的罪名,还会被指“拿市政当武器”,得不偿失。 更耐人寻味的是,蒋万安作为蒋经国的孙子,他的身份原本就被寄予某种“两岸联结”的象征意义。 然而现实中,他对祖籍江西的态度冷漠,甚至连基本的祭祖都鲜有提及。名字是“万安”,却对两岸和平态度暧昧;有“蒋家血脉”,却在“抗中保台”的氛围中左右摇摆。 这种历史身份与现实立场之间的巨大鸿沟,让他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注目,也成为岛内政治生态的一个缩影。 其实,邱毅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蒋万安嘴上硬气,身体诚实。”他既想收割“抗陆”的政治红利,又不愿承担破坏交流的实际责任。这种两面下注的姿态,既不负责,也不高明。 相比之下,柯文哲在任市长期间虽有争议,但在双城论坛上始终坚持“去政治化”,强调民生优先。 如今蒋万安的做法,不啻于一场“倒车”,将两岸交流推进的列车拖入政治博弈的泥潭。 至于大陆方面立场一贯明确:双城论坛是基于“九二共识”的民生合作平台,反对将其政治化,更不会接受用“停办”来作为谈判筹码。 大陆强调“以民为本”,但这份善意若被滥用,也终将有底线。论坛若被人为中断,受伤的只会是台北市民自己。 蒋万安如今面临的困境也很清晰:若真停办,将伤害民众利益;若继续举办,则坐实前言虚张声势。 无论哪条路,都暴露出他“以政谋私”的本质。而这场风波也再次提醒世人:两岸和平发展,不能靠一句口号,也容不得政治作秀。 双城论坛之所以能够存续十五年,是因为它承载的是民众的共同利益,不是政客的个人投机。 台海局势本已复杂多变,任何一个负责人的政治人物都应明白:交流不是让步,对话不是妥协。 真正的“硬气”,不是威胁停办,而是在风浪中坚持连接的桥梁。 蒋万安若真想为台北争光,就该把民生利益放在口号之前,把两岸交流放在选票之后。否则,再多的“强硬表态”,也不过是风中的泡影。

0 阅读:0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