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窄桥、急弯、坑洼路?捷途旅行者 1600 公里,把山路当坦途

贵州群山深处的盘江公路,以连续的回头弯、多变的海拔落差和复杂的路况,成为自驾爱好者检验车辆性能的天然场地。双向两车道的窄

贵州群山深处的盘江公路,以连续的回头弯、多变的海拔落差和复杂的路况,成为自驾爱好者检验车辆性能的天然场地。双向两车道的窄桥、暴雨后湿滑的路面、重卡碾压形成的坑洼路段,每一处都在考验座驾的综合实力。前段时间,我约上两位朋友开启了为期 7 天的盘江公路自驾之旅,全程 1600 多公里,选择 2025 款捷途旅行者 CDM(原山海 T2)1.5TD DHT 208km 两驱林野版作为同行伙伴。出发前,不少人提醒我,插混车型跑这类复杂山路可能面临动力不足、通过性欠佳等问题,但 7 天的实际行驶下来,这台车用稳定表现回应了顾虑,也让我对家用插混车型的实用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趟以山路驾驶为核心的行程,车辆的动力输出和通过性是首要考量。这台捷途旅行者 CDM 搭载的 455kW 鲲鹏超能混动 C-DM 系统,由 1.5T 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前置双电机组成,发动机型号为 SQRH4J15,最大功率 115kW,热效率达到 44.5%,前置双电机总功率 165kW,总扭矩 390N・m,系统综合功率 280kW,匹配 3 挡 DHT 混动专用变速箱。进入山区后,我切换到混动模式,在兰蛇坡那段海拔落差近 900 米的连续爬坡路段,车内满载 3 人和行李的情况下,动力输出依旧线性充沛,无需深踩油门就能稳步登顶,即便在陡坡超车时,也能保持顺畅的动力衔接,没有出现动力迟滞的情况。更让人满意的是发动机介入时的表现,过渡自然,若不刻意观察仪表盘上的动力流显示,很难察觉发动机已经启动,不会产生明显的顿挫感或噪音波动,保障了山路驾驶的舒适性。

在通过性方面,这台车 205mm 的离地间隙表现亮眼,优于不少城市 SUV。在竹海镇附近的乡道,路面因重卡反复碾压变得坑洼不平,最深沟壑约 15cm,我保持匀速通过,车辆未出现任何磕碰,无需像驾驶普通城市 SUV 那样紧盯路面寻找平缓路线。车身侧面的塑料包覆件也发挥了实际作用,在兰蛇坡回头弯会车时,为避让重型货车,车身右侧蹭到路边岩石,下车检查后发现仅塑料包覆件留有浅划痕,车身漆面完好无损,省去了后期补漆的麻烦。外挂式备胎同样具备实用价值,同行车友的车辆在北盘江峡谷路段爆胎,借用车上备胎应急,通过工具拆卸固定装置后安装到位,后续行驶几十公里颠簸路段,备胎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松动情况。

驾驶辅助功能为长途山路行驶提供了不少便利。这台车搭载的华为乾崑 ADS 4 驾驶辅助系统,在关兴公路的长直路段,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功能可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前车减速时同步减速,前车加速时平稳跟速,减少了频繁操作油门和刹车的频率,有效缓解了长途驾驶的疲劳。车道保持功能在连续弯道中表现稳定,尤其是兰蛇坡的回头弯路段,能清晰识别车道线,将车辆稳定控制在车道中央,降低了方向盘的修正频次,长时间驾驶后手臂不易产生酸痛感。在城市道路和乡镇路段,前碰撞预警和自动紧急制动功能也发挥了作用,在竹海镇集市路段,有行人突然横穿马路,系统提前 1.5 秒发出警报,在我未及时反应的情况下自动启动紧急制动,避免了意外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在暴雨、团雾等极端天气下,系统传感器识别精度可能会受到影响,此时仍需驾驶员集中注意力,不能过度依赖驾驶辅助功能。

虽然我试驾的是两驱版本,但 205mm 的离地间隙让它在轻度非铺装路面行驶时也能应对自如,遇到马路牙子或浅沟,无需刻意绕路就能通过。同行试驾四驱版的朋友反馈,中高配车型搭载的 XWD 全自动四驱系统支持雪地、泥地、沙地等多种驾驶模式切换,在泥地路段行驶时,系统能自动调整前后轮动力分配,0.15 秒即可完成模式切换,即便车轮出现轻微打滑,也能快速恢复抓地力。在北盘江附近的湿滑碎石坡,四驱版无需刻意寻找路线就能平稳通过,两驱版则需要避开较深坑洼。对于多数以城市通勤和周末轻度户外出行为主的家庭用户而言,两驱版本的通过性已经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聊完驾驶相关的核心表现,再说说车辆的外观设计。我选择的雪山银配色,实车质感突出,车身线条硬朗,方方正正的造型带有明显的越野风格,停在路边具有较高辨识度,在贵州雨雾缭绕的山路上,银色车身在灰蒙蒙的环境中格外醒目,同行朋友随手拍摄的照片,无需修图就能呈现较好效果。车身尺寸方面,4785x2006x1875mm 的长宽高搭配 2800mm 的轴距,在实际驾驶中实用性显著,盘江公路不少路段为双向两车道窄桥,会车时无需刻意减速避让就能轻松通过,不会因车身过宽产生紧张感。前脸的贯穿式格栅搭配中间的 “JETOUR” 英文标识,不仅提升了美观度,在雨雾天气中还能让前车更容易识别本车位置,增强了行车辨识度。中下部的银色护板在砂石路段行驶时,能有效阻挡飞溅的小石子,避免底盘部件受到磕碰,跑完全程后底盘保持干净。竖向排列的尾灯在低能见度环境下表现良好,尤其是在关兴公路的隧道群中,后方车辆能清晰看到本车位置,间接提升了行车安全性。整体来看,车辆外观设计没有多余装饰,每一处细节都围绕实际驾驶需求展开,硬派风格中透着务实特质。

坐进车内,务实的设计理念同样贯穿始终。中控台、车门板等大部分区域采用硬塑料材质,摸起来质感尚可,没有明显的廉价感,7 天山路行驶下来,无论面对连续急转弯还是颠簸非铺装路面,车内都没有出现明显异响,做工规整度值得肯定。中控屏尺寸适中,操作流畅度较好,搭载的奇瑞 Lion 智云系统稳定性可靠,即便在山区信号较弱的路段,也能保持稳定联网,不会出现卡顿或断连情况。语音交互功能响应及时,驾驶过程中随口说出 “打开座椅加热”“导航到北盘江观景台” 等指令,系统都能精准识别并执行,无需在急转弯时低头操作屏幕,降低了安全隐患。

座椅舒适性超出预期,仿皮材质包裹的座椅透气性良好,贵州这段时间气温在 10℃左右,我连续驾驶 3 小时山路,后背也没有出现闷热感。主驾驶座椅支持电动调节,前后、高低和靠背角度均可调节,长时间驾驶后调整座椅角度,能有效缓解腰背疲劳。副驾驶座椅为手动调节,调节范围充足,不同身高的乘客都能找到合适坐姿,同行朋友换驾时,都能快速调整到舒适状态。第二排座椅支持前后滑动和靠背角度调节,前后滑动范围约 15cm,靠背角度最大可调节至 120° 左右,长途乘坐时可半躺休息,舒适性较好。中间地板凸起高度约 5cm,即便满员乘坐,中间乘客的腿部也能自然放置,不会感到局促。后排配备两个 USB 充电接口和独立空调出风口,带孩子出行时,不用担心电子设备没电,也能根据需求调整后排温度,设计较为贴心。

储物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自驾出行的需求,车门板上的储物格空间充足,能轻松容纳一瓶 500ml 矿泉水和一把折叠伞,取用方便。中控台下方的储物槽支持无线充电,手机放入后即可充电,无需连接数据线,且在颠簸山路上,手机放置其中不会滑落,稳定性良好。中央扶手箱内部空间规整,深度约 20cm,可容纳应急药品、墨镜、纸巾等随身物品,扶手箱盖板可调节角度,胳膊搭在上面驾驶时较为舒适,长时间驾驶不易产生胳膊酸痛。后备厢常规容积为 580L,我们放置了三个 20 寸行李箱和露营装备后,仍有剩余空间,还能容纳几袋零食和饮用水。将第二排座椅放倒后,空间可进一步拓展,能够放下折叠桌椅和露营帐篷,在北盘江大桥附近停车场露营时,后备厢充当了临时储物间,所有露营装备集中存放,无需来回搬运,节省了不少精力。不过有个细节可以优化,经常接触的部位若能采用软质材料包裹,触感会更为舒适。

续航和补能表现是插混车型的核心优势之一,这台捷途旅行者 CDM 的官方 CLTC 工况纯电续航为 208km,出发前我在关岭县城快充站充满电,原本担心山区爬坡多、车速波动大导致实际续航大幅缩水,但实际驾驶后发现这种顾虑并无必要。在兴义市区通勤时,全程使用纯电模式,电机驱动的起步响应迅速,油门踏板踩下后没有明显延迟,加速轻快顺畅。遇到城市拥堵路况,跟车、超车灵活,且发动机不介入工作,车内噪音主要来自风噪和胎噪,控制在合理范围,后排乘客低声交谈无需刻意提高音量,静谧性表现不错。

满油满电状态下,我们从盘州出发,经关兴公路到兴义,再沿北盘江峡谷返回,全程 400 多公里,到达目的地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电量 30%,续航表现扎实,无需担心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7 天 1600 多公里行驶下来,油费和电费合计不到 600 元,相比同车组的燃油车,节省了一定开支。补能便利性方面,在兴义市区快充站,电量从 30% 充至 80% 仅需 0.62 小时(约 37 分钟),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补充大半电量,不会影响行程安排。慢充模式下,使用家用充电桩充满电需要 6 小时,适合夜间停车时充电,第二天早上即可满电出发。此外,车辆支持对外放电功能,放电功率可达 3.3kW,我们在北盘江露营时,连接电磁炉就能煮火锅,搭配露营装备,顺利解决了山区用餐不便的问题,对户外露营爱好者较为友好。

安全配置方面,这台车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车身采用承载式结构,高强度钢比例达到 75%,过弯时稳定性较好,没有明显侧倾感,即便在盘江公路的连续回头弯中快速行驶,车身也能保持平稳,给人充足的安全感。车辆配备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帘,形成全方位被动防护,发生碰撞时能最大程度保护车内人员安全。针对混动车型的电池安全,其搭载的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具备多重防护设计,包括防水、防尘、防碰撞等,通过了高低温、振动、挤压等严苛测试,防水等级达到 IP68,即便在雨天涉水路段行驶,也无需担心电池进水。首任车主可享受电池终身质保,降低了后期用车的顾虑,提升了用车安心度。

7 天 1600 多公里的盘江公路自驾行程,捷途旅行者 CDM 展现出的核心特质是靠谱与实用。它没有华丽的装饰和花哨的功能,但每一处设计都贴合家用车用户的核心需求。208km 的纯电续航能够覆盖日常通勤,每天 50km 的通勤距离,充一次电可满足约 4 天使用,有助于降低用车成本。455kW 鲲鹏超能混动 C-DM 系统在复杂山路中表现稳定,满油满电状态下综合续航超 1300km,能够应对长途出行需求。华为乾崑 ADS 4 驾驶辅助功能有效缓解了长途驾驶疲劳,为行车安全提供了额外保障。中高配车型搭载的 XWD 全自动四驱系统,拓展了车辆的使用场景,让轻度越野、露营等需求得以实现,真正做到了兼顾城市通勤与户外出行,一台车即可满足家庭多种用车需求。

当然,这台车也存在一些可优化的细节,比如内饰硬塑料占比偏高,质感相比同价位部分车型有提升空间;车机系统的语音指令连续响应能力、应用生态丰富度等方面,仍有进步余地;外挂备胎拆卸需要使用工具,若在野外爆胎,更换流程相对繁琐。但这些细节短板,并未影响其满足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毕竟车辆选择的关键在于是否契合自身用车场景。

对于注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而言,选车的核心是找到契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如果既想兼顾城市通勤的经济性,又希望满足周末户外出行的需求,尤其是经常跑山路或长途自驾,捷途旅行者 CDM 值得纳入试驾清单。它或许不是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车型,但在家用插混领域,属于均衡且实用的选择,用实际表现证明了插混车型在复杂山路中的可靠性能。

这趟盘江公路自驾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贵州的壮丽风光 —— 北盘江大桥的雄伟、竹海的翠绿、峡谷的幽深,更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捷途旅行者 CDM 的综合实力。它就像一位可靠的伙伴,无论面对湿滑山路还是坑洼乡道,都能稳稳当当将人送达目的地,全程未出现任何故障。如果你也喜欢自驾,渴望探索更多未知道路,不妨亲身试驾体验这台车,相信它会带来贴合实用需求的驾驶感受,让每一次出行都充满安心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