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三毛说:“人活在世界上,重要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我们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
我们常常渴望被爱,却忽略了爱人的本分。爱与被爱,本是同一件事的两面,缺了哪一面都不成。
爱人的能力不过是一颗平常心,一份体贴意。懂得爱人的人,不自私,不苛求,不想着占便宜,也不计较得失。
他们待人宽厚,处事周全,心中常存温良恭俭让。这种人,自然招人喜爱,被人所爱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世上许多人抱怨自己不被人爱,却从不反省自己可懂得爱人。他们以为爱是索取,是被呵护,是被捧在手心里。
殊不知,爱首先应当是给予,是体谅,是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一个人若只顾着自己,从来不想着别人,又凭什么要求别人爱他呢?
爱的能力,需要学习,需要修炼。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我们从小处做起,对家人多一分耐心,对朋友多一分真诚,对陌生人多一分善意。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恰恰是培养爱人能力的土壤。
《马太福音》中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道理放在爱的问题上再合适不过。
想要被爱,先得学会爱人;想要得到温暖,先得发出光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来,从来都是相互的。
你付出一分真诚,自会收获一分真情;你施予一分温暖,自会得到一分温度。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这样的人:他们抱怨孤独,感叹世态炎凉,却从不肯主动向他人伸出友善之手。
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然后责怪别人不关心自己。这实在是一种颠倒。
爱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是付出的,不是索取的。一个人若不肯先迈出第一步,又怎能期望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呢?
爱人的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超越自我的能力。它能让人跳出小我的局限,看到更大的世界,体谅更多的人群。
懂得爱人的人,心胸开阔,眼界高远,不会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也不会因一时得失郁郁寡欢。他们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完善自己。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便是“己所欲,施于人”。
我们渴望被理解,就先要去理解别人;渴望被包容,就先要去包容别人;渴望被爱护,就先要去爱护别人。爱的法则就是这样简单,这样公平。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爱理解为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其实不然。
爱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实践。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善意的举动,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份无私的帮助。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有力量。
培养爱人的能力,需要从改变心态开始。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

当我们用积极的眼光看世界,用善良的心态待他人,自然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爱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在爱中,我们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付出,学会成长。
这些品质,不仅使我们成为更好的爱人,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一个懂得爱人的人,内心是丰富的,生命是饱满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都需要爱与被爱。
但请记住,爱的顺序不能颠倒:先有爱人,后有被爱;先有付出,后有收获。
当我们专注于爱人的能力,而不是被爱的渴望时,反而会收获更多的爱。
人活在世上,重要的确实是爱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意义和价值。它就像一束光,既能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
愿我们都能培养这能力,成为懂得爱人的人,也让自己的生命因爱而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