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朔州崇福寺:藏在塞北古城的“金代艺术宝库”全攻略

“来朔州,不去崇福寺,等于白来。”在应县木塔下偶遇的老导游张师傅摇着折扇说,“论名气,它不如应县木塔;论年纪,它比木塔还

“来朔州,不去崇福寺,等于白来。”在应县木塔下偶遇的老导游张师傅摇着折扇说,“论名气,它不如应县木塔;论年纪,它比木塔还大200岁——金代的木构殿宇、元代的壁画残片、明代的铁狮,全挤在这一方院子里,活脱脱一座‘塞北古建博物馆’。”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六大古建群”之一,崇福寺虽偏居雁门关外,却凭借金代建筑的“豪劲之美”与历代艺术遗存,成为古建爱好者的“朝圣地”。今年中秋假期,这座低调的寺院迎来游客量同比翻番,“寻古探幽”的文化之旅,正让它从“冷门”走向“热门”。

千年古刹的前世今生:从“林衙院”到“崇福禅林”

崇福寺的故事,要从唐代说起。据寺内金代《崇福寺碑》记载,寺院初名“林衙院”,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由尉迟恭之孙尉迟宝琳主持修建。辽代时因战火损毁,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朔州节度使翟昭度主持重建,更名“崇福寺”,寓意“福泽绵长”。

“最珍贵的,是金代重建时留下的‘五绝’。”崇福寺文保所所长王芳介绍,寺院坐北朝南,五进院落,现存建筑多为金代原构,其中弥陀殿、观音殿、钟鼓楼等7座殿宇保留了金代木构建筑的典型特征: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梁架简洁,与宋《营造法式》高度契合,被梁思成先生称为“金代官式建筑的活标本”。

如今,寺内还藏有200余件历代文物:元代壁画残片、明代铁狮、清代经幢,以及20余通历代碑刻,其中金代《大藏经幢》详细记录了寺院重建始末,堪称“崇福寺的档案库”。

深度玩法:3小时逛古寺,看尽金元明三代艺术

崇福寺不大,却“一步一宝”。根据游客需求,推荐一条精华路线,3小时可深度感受古寺魅力。

【第一院:山门与金刚殿——古寺的“序章”】

山门: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明代重建),单檐歇山顶,门额“崇福寺”三字为清乾隆帝御笔。门内影壁上嵌有“福”“寿”二字砖雕,字体浑厚饱满,传为明代匠人所刻。

金刚殿:俗称“二门”,内供四大天王像(明代泥塑)。注意看殿内梁架,金代原构的“月梁”清晰可见,曲线流畅如弯月,是区别于明清建筑的典型特征。

【第二院:弥陀殿——金代建筑的“巅峰之作”】

弥陀殿是崇福寺的“C位”,也是游客必打卡的核心景点。这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的巨型殿宇,是金代木构建筑中罕见的“大空间”代表。

“金代五绝”逐一赏:

殿顶琉璃:鸱吻、脊兽均为金代原物,尤其是正脊中央的“迦陵频伽”(佛教妙音鸟),色彩艳丽,姿态灵动,是山西现存最早的琉璃脊饰之一;

格扇门窗:殿内前檐格扇门共30扇,每扇雕刻“孔雀戏牡丹”“莲花童子”等图案,刀法细腻,是金代小木作的精品;

殿内佛坛: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背后“海岛观音”壁塑残件(元代补绘),衣纹飘举,仍有盛唐遗风;

斗拱艺术:全殿使用7种斗拱,最大的一朵“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出檐达4米,历经800余年风雨仍稳如磐石;

碑刻长廊:殿外碑亭陈列金代《崇福寺碑》《大藏经幢》,碑文记载了寺院重建的捐资名单与历史背景,书法兼具颜体的浑厚与赵体的流畅。

【第三院:观音殿与钟鼓楼——元明的时光叠印】

观音殿:建于元至元六年(1340年),单檐悬山顶,殿内悬塑“千手千眼观音”(明代重妆),42只手臂各持法器,姿态各异,虽经后世修补,仍可见元代悬塑的粗犷风格;

钟鼓楼:对称分布于院落两侧,钟楼内悬金代铁钟(高1.8米,重约3吨),钟身铸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等铭文,是研究金代冶铁技术的实物资料。

【后两院:藏经阁与僧房——古寺的“隐秘角落”】

藏经阁(清代建筑):原藏《大藏经》6000余卷,现仅存明版《碛砂藏》残本,可参观古籍修复室,了解古籍保护流程;

僧房遗址:院内有金代僧人修行居住的地窨院(半地下房屋),通过复原模型,可窥见古代僧团的日常生活。

行前指南:交通、住宿与在地体验

交通:

高铁:各地至“朔州东站”,出站后打车至崇福寺(约15分钟,车费15元);或乘公交1路(“市政府站”转“崇福寺站”,票价2元)。

自驾:导航“崇福寺停车场”(免费),太原出发约2.5小时(二广高速→朔州出口),大同出发约1.5小时(大呼高速→朔州出口)。

景区内:仅需步行,院落间有连廊贯通,雨天也方便游览。

住宿:

市区优选:朔州金龙苑酒店(四星级,距崇福寺3公里,含早餐,步行10分钟到应县木塔景区);

特色民宿:“塞北人家”(老城四合院改造,推窗见古街,老板会做地道右玉羊肉,人均50元)。

美食地图:

寺旁“老字号面馆”:刀削面(手擀面配羊肉臊子,12元/碗)、莜面窝窝(配蘑菇羊肉汤,15元/份);

应县方向:“杏花村酒家”(车程10分钟),必点“应县滴溜”(荞麦面糊配豆腐干、土豆丝,酸辣开胃)、“羊杂粉汤”(配黄米油糕,18元/套);

怀仁特产:“怀仁糖干炉”(酥脆咸香,可作伴手礼,景区出口小摊5元/个)。

温馨提示:文明探访,守护千年记忆

开放时间:8:00-18:00(旺季4-10月),17:30停止入场;

门票:30元/人(学生、60岁以上老人半价),可关注“朔州崇福寺”公众号预约;

讲解服务:寺内有专职讲解员(30元/场,可拼团),或租电子导览器(20元/台);

文物保护:禁止触摸壁画、碑刻,殿内禁止拍照(弥陀殿外设有专门拍摄区);

最佳季节:春秋(4-5月、9-10月),气候宜人;夏季注意防晒(殿内较阴凉,可备薄衫),冬季雪后古寺更显肃穆。

结语:在塞北,遇见最“原真”的金代风华

“很多人觉得山西古建都在晋南,其实雁门关外的朔州,藏着更硬核的金代遗存。”从北京来的古建研究生小林说,他在弥陀殿待了整整一下午,用相机记录斗拱的每一处细节,“这里的木构没有被大规模修缮,你能清楚看到金代工匠的榫卯智慧——不用一根钉子,却能抗住近千年风雨。”

离开时,夕阳为崇福寺的琉璃脊兽镀上一层金边。寺内老僧正清扫落叶,口中念着“扫地扫地扫心地”。这座沉默的古寺,用每一块砖、每一根梁,讲述着中国人对信仰的坚守、对美的执着。

这个秋天,不妨来朔州崇福寺走一走:看金代的斗拱挑破苍穹,听元代的壁画轻诉往事,摸一摸明代的铁狮——你会懂得,有些美,不会因时光褪色,反而会在岁月中愈发清晰。

(注:具体活动、开放信息以景区官方公众号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