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参观平壤市民家庭的装潢,感觉并不比国内的家庭差多少。

虽然都是福利房,但质量可相差巨大。朝鲜的很多住房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今天还在修修补补用着。即便是在平壤,这种情

虽然都是福利房,但质量可相差巨大。朝鲜的很多住房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今天还在修修补补用着。即便是在平壤,这种情况也非常普遍,不仅居住环境一般,更重要的是经常停电,晚上过了10点钟,停电随时可能发生,这也是朝鲜人阳台上普遍摆放太阳能电池板的原因,当然,也是朝鲜人早睡早起的原因。

但是,朝鲜也有时尚现代化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从2012年以来迅速拔地而起。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公寓楼群:一个是2013年开始集中入住的仓田街小区,主要安置了平壤金正淑纺织厂、金钟机车厂等大型国营企业的劳动英雄、模范工人。

第二个是2015年开始集中入住的未来科学家小区,这个小区就在大同江边上,景色秀丽,成为平壤地标性景观项目。主要安置的是平壤金策工业大学、平壤外国语大学、朝鲜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分子、精英人才。

第三个是黎明街小区。这是新建设的街区,号称平壤的曼哈顿,导游自己介绍说这里叫“平哈顿”,这里有超越70层的摩天大楼,不仅仅运动场、学校、医院、幼儿园配套设施齐全,更有牡丹峰食堂、龙北院、外文书店等诸多店铺分布。为了方便出行,这里设置了战胜站、战友站、三兴站三个地铁站口。这些房子主要分配给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的教职员工们,是2017年开始集中入住的。

外观漂亮、时尚,里面怎样的呢?似乎知道中国游客的特殊爱好,平壤青年旅行社特意开辟了平壤市民家庭体验项目。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未来科学家大街公寓的一户人家。主人是金策工业大学的教授,姓李,据说这是历史上的国姓。

李教授家住在17曾楼上,电梯非常平稳,除了一楼上来两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外,期间没有停顿。两个学生见到我们也不怵头,竟然用汉语说了句:你好。导游解释说,如今朝鲜很多小学里就开设外语课程了,汉语是最普遍的。

李教授没有在家,是李大妈接待的我们。来之前导游曾经说过,家里的面积是240平。但是进得门来,我们一下子被震撼了,太宽敞了,感觉小300平的样子。后来导游解释说:在朝鲜,住房是按照使用面积计算的,和中国按照建筑面积计算方法不一样。

日子好不好,要看厨房、卧室和洗手间。我们参观地不客气,李大妈也不见外,似乎见惯了这种情况,主动领着我们挨着房间看。

朝鲜人似乎特别注重厨房,各种盘子、碗摆了满满一柜子,煤气灶、排风扇一应俱全,煤气灶竟然还是海尔牌的,比我家的还好。在餐厅里,李大妈不用我们说,主动打开冰箱,让我们感受一下满满的物品,我们一看,全是一瓶子一瓶子的泡菜。没看到火腿什么的。

洗手间里不是坐便器,是蹲位,但打理的很干净,没有一点异味。让我们很吃惊的是,这里安装有热水器、浴缸、淋浴器,李大妈说,每天都能洗一个热水澡,日子“无所羡慕”。

卧室里竟然有台式电脑,李大妈没有打开,我们不知道是不是能够上网,也不知道用的什么系统。不过,李大妈主动打开了大衣橱,好家伙,这里面满满全是被子,挺新的样子。看着大妈幸福的样子,似乎有被子就代表日子好了。卧室的一角还有一台缝纫机,明显是经常使用。李大妈看到我们注意,很骄傲地说,家里的衣服,她自己缝缝补补都没问题的。

其实,最好的还是客厅,靠墙的一角竟然还有一架钢琴。李大妈说,这是二手日本钢琴,是给孙女买的,她喜欢唱歌跳舞。这一点,比我强,我家还没钢琴呢。

客厅坐下聊天的时候,李大妈介绍说,这里的电器都是国家提供的,整个社区处处体现着现代化的装修风格,是最时尚的“朝鲜风格”。最初分到房子的时候,李教授都哭了,他说:分了这么好的房子怎么能不感谢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