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您是否也察觉,马鞍山的各种面馆里,碗里的大肉正“悄无声息”变得越来越小。当时便觉异常,但还抱有侥幸。直到发现一些店,“大肉”用“红烧肉块”代替——那一瞬间,五味杂陈,老泪纵横。
当涂大肉面又称作为“205大肉面”,马鞍山市的特色早饭、标志性美食。它源于那条贯穿南北的205国道,最开始是属于给长途司机们的犒赏。
你想,在漫长的驾驶后,一碗滚烫的汤面,上面盖着一块巴掌大、厚实醇香、颤巍巍的卤肉,一口肉,一口面,一口汤,那是何等的实在与满足。
记得小时候,一两面,一块大肉,再加上些许杂酱或者干丝,那就是最满足的一顿餐食。然后便是初中高中,可能那时候吃的不多,但至少那时候的“大肉”还足够大。
上了大学去了外地之后,还会经常在当地找有没有“大肉面”,但通常是兰州牛肉面的回响,不过这也更让我对马鞍山的特色“大肉面”,而有更深的情愫。
而最近几年,南京的大肉面,因为“肉够大”火了。笔者当时还觉得很不屑,这不是马鞍山那么多家面馆“玩剩下的么?”
直到点好餐,打开视频准备录制,那“几小块”红烧肉,就那么端到了面前。那一刻,“天崩地裂”。
后面我在外地也在寻找着大肉,竟然发现,沙县小吃,现在都有“大肉”了,我点了一份大肉饭,当时心都暖化了。
笔者也曾很多次,在马鞍山尝试过不同的面馆,但是每当看到碗里的大肉“不大”时,真想问一句,
小时候的“大肉”面,哪去了?
大肉岂能“越做越小”?
这问题,问的是面馆,问的是时光,又何尝不是在问这个身处其中的时代?
虽然理解了所有的不得已,却依然盼望,能有一点不变的坚守,来安放我们奔突于时代中的心。
它小的何止是尺寸?更是马鞍山美食的风骨。
因为,那不止是一块大肉——那是滚烫的乡愁,是205国道上永不熄灭的车灯,是马鞍山游子心中最具体、最扎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