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的重点
持股要求更严格、续签模式变化、永居申请细则细化。
无论是准备申请还是已获批,都要提前规划,确保材料真实、和香港建立可持续联系,这样才能顺利续签、拿到永居。
现状速览
01、总申请量:
截至2025年7月,累计约14万申请,已批11万,获批率约80%
02、结构特点:
内地申请人占获批总数94%
海外人才申请比例虽低但稳定增长
年轻化趋势明显:约50%为30岁以下,97%为50岁以下
03、总申请量:
续签首批数据:
截至7月,约1.3万人首批到期
收到9000多宗续签申请(含2000宗提前申请),续签率约54%
已处理9044份申请,获批率高达94%
04、港府工作重心的转变
“抢人才”→“挑人才”,未来(2025-2027)每年将目标锁定至少5万名续签成功人才。审核将更注重经济贡献和生活关联。
申请条件三大类
01、A类:高收入人才
门槛:过去12个月收入≥250万港币(包括薪资、津贴、期权、公司利润,不含投资收益)
公司收入申报要求:
持股时间≥1年,并在整个财政年度持股比例≥50%
材料:
个人:纳税证明、银行流水、雇佣合同
公司:审计财报、股权证明、企业税单
优势:无学历要求、无配额,首次可获3年签证
02、B类:名校本科+3年经验
学历:本科毕业于合资格大学(全球百强)
经验:近5年内≥3年全职工作
材料:学历认证、工作证明、推荐信
优势:无配额,适合已就业的名校毕业生
03、C类:名校应届生
学历:本科毕业于合资格大学
经验:<3年工作(含应届)
配额:每年1万人,先到先得
优势:无需工作经验与收入要求
续签政策关键点
01、重点审查:
总体要求:需在港有真实工作或运营公司
经济贡献:收入/纳税记录
工作关联:雇佣合同、公司证明
关键证明:
住址凭证(租房合同、水电煤账单等)
公司地址
薪俸税税单&利得税税单
02、续签模式
A类:签证延长为“3+3+2”
B/C类:维持“2+3+3”
顶尖人才通道:近一年收入≥200万港币,可获一次性6年签证
03、永居申请条件
1. 连续通常居住满7年(签证不可断签)
2. 在港固定居住证明(租房合同、水电单)
3. 无不良记录
4. 经济贡献证明(就业或创业材料)
四种续签方式
01、受雇模式:
岗位需有专业匹配
月薪建议≥2~3万港币
材料:雇佣合同、薪俸税单、MPF记录
成功率超90%
02、创业自雇:
真实办公地址+至少1名本地员工
月均流水≥3万港币
材料:利得税税单、审计报告、业务合同
03、跨境派驻:
管理层岗位,年薪≥120万港币
持续在港履职,有业务合同和往返记录
04、自由职业:
近12个月佣金≥50万港币
提供保单/合同、银行流水、税单
“高才通是入场券,续签才是持久战!”
A类大佬:用3年首签布局香港业务,别拖到最后才开
小编提示:如果你属于A类高收入人才,尤其是公司利润型申请,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持股及经营周期;
如果是B/C类,续签时要体现你在港的真实生活与工作关联,避免“挂靠”风险。
记住,未来港府更重视你长期留港的意愿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