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冬,家里的阳台挂起腊肠,就知道快过年了。而蒜苗炒腊肠这道菜,更是刻在南方人DNA里的秋冬味道——翠绿的蒜苗裹着油亮的腊肠,一口下去,腊肠的咸香混着蒜苗的辛辣,配米饭能直接扒光一碗,简单又治愈。
先说说这道菜的小背景,它可不是什么复杂菜式,而是南方人家的“家常快手菜”。以前冬天蔬菜少,蒜苗耐储存,加上年底家家户户都会灌腊肠,囤着过年吃,平时懒得买菜,随手抓一把蒜苗、一根腊肠,下锅一炒就是一顿饭。后来慢慢成了秋冬餐桌上的“常驻嘉宾”,尤其在广东、四川、湖南一带,几乎每家厨房都做过,毕竟不用复杂调料,还特下饭,谁能不爱?做这道菜的材料超简单,菜市场随手就能凑齐。用料清单记好了:广式腊肠2根(选广式的带点甜,爱吃辣的可以换川味腊肠),新鲜蒜苗300克(挑那种根部白、叶子绿的,嫩),生姜1小块(切丝),大蒜2瓣(切片),生抽1勺(提鲜用),盐少许(腊肠本身咸,别多放),食用油适量。另外,腊肠最好提前处理,蒸10分钟(冷水上锅,水开后蒸10分钟,既能去油脂,又不会硬邦邦)。接下来是制作步骤,跟着做保证零失败:
1. 先处理食材:腊肠蒸好后放凉,斜着切成薄片(斜切更入味,还好看);蒜苗洗干净,把蒜白和蒜叶分开,蒜白切成小段,蒜叶切成3厘米左右的长段(蒜白难熟,要先炒);姜切丝,蒜切片备用。
2. 热锅冷油,油不用太多(腊肠会出油),油烧到五成热,放姜丝和蒜片爆香,接着倒入腊肠片,中小火慢慢炒。
3. 炒1-2分钟,看到腊肠的油被逼出来,边缘有点卷起来,就把蒜白段倒进去,继续翻炒30秒(让蒜白吸点腊肠的油,更香浓)。
4. 最后放蒜叶段,加1勺生抽和少许盐,快速翻炒1分钟,直到蒜叶变软、颜色更绿,就可以关火出锅了(蒜叶别炒太久,不然会发黄,口感也老)。
刚出锅的蒜苗炒腊肠,一定要趁热吃,这才是最佳品鉴时刻!先夹一筷子蒜白,吸饱了腊肠的油香,脆生生的带点咸甜;再尝一口腊肠,外皮有点弹,里面的肥肉已经炒得半化,瘦肉不柴,甜咸适中;最后用蒜叶配米饭,蒜苗的辛辣刚好中和腊肠的油腻,一口菜一口饭,咸香混着清香,连米饭都变得格外好吃。如果喜欢更焦香的口感,腊肠可以多炒30秒,逼出更多油,不过记得少放油,不然会腻哦。
其实蒜苗炒腊肠藏着南方人的“秋冬记忆”。冬天天冷,大家就爱这种热乎乎、咸香口的菜,既能暖身子,又能解嘴馋。而且腊肠本身就有“团圆”的意思,年底灌腊肠,是为了过年一家人一起吃,平时炒蒜苗,也是把“年的味道”融进日常。现在生活好了,随时能买到各种菜,但一到秋冬,还是会忍不住做这道菜,大概是因为它不仅好吃,更像一种习惯——看到蒜苗和腊肠,就知道冬天来了,日子过得踏实又温暖。
今天下班回家,不妨试试这道菜,简单几分钟,就能吃到秋冬的专属香味,配着米饭,妥妥的治愈系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