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美国最惨枪击案:24 把枪、5000 发子弹,23000 人成 “瓮中鳖”,凶手动机至今成谜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陈,欢迎来到 “小陈解说”。今天咱们要聊的事儿,可能会让你后背发凉 —— 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大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陈,欢迎来到 “小陈解说”。今天咱们要聊的事儿,可能会让你后背发凉 —— 美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到底有多恐怖?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凶手揣着 24 把枪、5000 发子弹,躲在高楼里,对着楼下毫无遮挡的 23000 人疯狂扫射,最后造成近千人死伤。更让人唏嘘的是,这场惨案里藏着太多荒诞的细节,连 FBI 查了两年,都没搞懂凶手为啥要这么做。

一、拉斯维加斯的死神狂欢:23000 人陷入无妄之灾

故事要从 2017 年 9 月 25 号说起,地点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曼德勒湾大酒店。这天,一个 64 岁的老头推着一大包行李走进酒店,你猜包里装的啥?剧透一下,全是步枪和子弹!而且这样的大包,他前前后后搬了 22 个 —— 一看就是 “火力不足恐惧症” 晚期患者。这个老头叫史蒂芬・帕多克,也就是后来那场惨案的凶手。

他订的是酒店 32 楼的 135 号房,后来又租下了隔壁的 134 号房。接下来的几天,没人知道帕多克在房间里干了啥,直到 10 月 1 号那天晚上,一切都变了。

10 月 1 号是拉斯维加斯一年一度的 “91 号公路丰收音乐节” 闭幕演出,曼德勒湾大酒店楼下的空地上,23000 多人跟着乡村歌手杰森・阿尔丁的音乐狂欢,灯光、欢呼、音乐混在一起,谁都没意识到,一场 “死神的狂欢节” 正在逼近。

晚上 10 点 05 分,先出事的不是音乐节现场,而是酒店 32 楼。保安赫苏斯・坎波斯接到总台调度,去 32 楼检查一间房门没关的客房。他先想走楼梯,结果楼梯门被东西抵住,打不开;换电梯上到 32 楼,刚出电梯就听见 135 号房和 134 号房之间有电钻声 —— 酒店没装修啊,哪来的电钻声?坎波斯心里犯嘀咕,就上前敲门。

可迎接他的不是解释,是 35 发子弹!万幸的是,坎波斯只是大腿被擦伤,更离谱的是,他居然觉得屋里的人是拿 BB 枪或弹丸枪恶作剧 —— 这神经也太粗了。后来,酒店维修工史蒂芬・舒克去报告楼梯门被堵的事,碰到受伤的坎波斯,才赶紧通知前台报警。但直到现在,拉斯维加斯警方和酒店方都没说清,当时到底有没有报警、啥时候报的警。

而朝坎波斯开枪的,正是帕多克。打跑了保安,他的 “屠杀计划” 正式开始。135 号和 134 号房的窗户正对着音乐节现场,帕多克早就把枪架在窗口的两脚架上,还装了能压 100 发子弹的大容量弹匣。晚上 10 点刚过,他朝着楼下狂欢的 23000 人,射出了第一批 100 发子弹。

一开始,没人觉得是枪声。现场有人说 “听着像放鞭炮”,来自阿拉斯加的阿德里安・墨菲特和朋友布莱恩・麦金农也这么想,直到一颗子弹穿透墨菲特的脖子,血瞬间喷出来,墨菲特脑袋一歪,当场就没气了 —— 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不是鞭炮,是枪声!是有人在开枪!

台上的乐队成员反应最快,转身就跑进后台;可台下的观众惨了,他们想逃命,却发现现场被金属围栏围得严严实实 —— 真成了 “瓮中之鳖”!帕多克就像 “老鼠掉进米缸里”,拿着步枪一轮又一轮扫射。直到他清空第一个大容量弹匣、换弹匣的间隙,人群才好不容易弄开围栏,拼了命往外跑。

但帕多克没停手,换上新弹匣继续在 32 楼高点倾泻子弹,每一轮都要开 80 到 100 枪。450 米外的人群,在他眼里就像活靶子。更疯狂的是,他还朝 600 米外麦卡伦国际机场的大型燃料箱开了 8 枪 —— 估计是好莱坞电影看多了,以为子弹打穿燃料箱会爆炸,结果只漏了油,没起火。

警方很快赶到了音乐节现场,可一开始根本找不到枪手的位置,有人以为枪手在附近的卢克索酒店,还有人觉得枪手就在现场人群里。直到后来看到曼德勒湾大酒店北侧中部有开枪的闪光,才赶紧冲进酒店:一边找枪手,一边疏散客人。

晚上 10 点 17 分,警方终于到了 32 楼;10 点 18 分,碰到了受伤的坎波斯,坎波斯这才说清楚,是 135 号和 134 号房里的人在开枪。可这时候,枪声已经停了 3 分钟 —— 帕多克从 10 点 05 分开始射击,10 点 15 分就停了,总共射了 10 分钟,打出去超过 1000 发子弹。

但当时走廊里的警员不知道情况,以为还有活跃的枪手,就让坎波斯自己包扎伤口。坎波斯和舒克也不敢跑,只能找地方躲着,直到碰到警员。之后,警方先疏散 32 楼的其他客人,到 10 点 55 分才把曼德勒湾大酒店的客人全疏散完,这时候特警也到了。

晚上 11 点 20 分 —— 也就是枪声停止 1 小时 05 分钟后,特警用炸药炸开了 135 号房的房门。他们本来以为会有一场 CQB 室内近距离战斗,毕竟美国大规模枪击案天天有,警员们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结果一进门,有个警员太紧张,没看到目标就连开三枪,好在没伤人。

直到 11 点 27 分,特警才在房间地板上发现了帕多克 —— 他已经没气了,嘴巴中枪,是用自己那把史密斯韦森左轮手枪饮弹自尽的。

惨案发生后,警方封锁了周边道路和公司,还关闭了麦卡伦国际机场 —— 当时有大概 300 人从音乐节现场逃进了机场,直到第二天机场才重新开放。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克拉克县也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帕多克的身份很快被确认,警方和 FBI 随即展开调查。可越查,大家越觉得帕多克这个人 “匪夷所思”。

二、枪手帕多克:从 “数学天才” 到 “死神” 的魔幻人生

你可能会想,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帕多克肯定是个有案底、性格极端的人吧?但一开始调查,警方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 —— 帕多克此前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唯一和警方打过交道的,只是一张轻微的交通违章罚单。

他的人生,说起来还挺 “魔幻 + 励志”。帕多克的亲爹叫本杰明・帕多克,至今还在 FBI 的悬赏通缉令上 ——1960 年,本杰明因为抢银行被逮捕,当时帕多克才 7 岁;到 1969 年,本杰明居然越狱跑了,据说可能逃去了墨西哥。

家里有个通缉犯爹,日子自然不好过。帕多克的妈为了不让孩子追问 “爹去哪了”,就编了个谎,说本杰明被车撞死了 —— 但这话估计骗不了帕多克和他弟弟埃里克。爹跑了,家里穷,帕多克从小就特别自立,却也有点自闭,沉默寡言。他的三弟后来回忆,兄弟三人都是在愤怒中长大的,但帕多克是最不愤怒、最不暴力的那个。

高中时的帕多克,还是个 “数学天才”,同学对他的印象是 “安静、孤僻”。这份数学天赋,后来帮了他,也可能 “害” 了他。大学毕业后,帕多克先当了 3 年邮递员,之后去了美国国税局,还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做过审计师。工作几年攒了点钱,他就和弟弟埃里克一起投资房地产 —— 在美国好几个州都有房产,在加州霍桑有两栋公寓楼,在德州梅吉斯特买的一栋公寓楼,从 2011 年开始,每年能给他们带来超过 50 万美元的收入。

有了钱,帕多克就迷上了赌博。有人说他相信 “大赌伤身,小赌怡情”,一开始还赢过一些钱,他自己也想靠数学天赋在赌桌上赢大钱,但最后也没赢多少。除此之外,他还有飞行执照,2004 年就拿到了,后来还买了两架小型飞机,其中一架是西锐 SR20。

在拥枪这件事上,帕多克态度很坚决 —— 他是坚定的 “第二修正案捍卫者”,家里藏了不少枪,多数是步枪,这和后来被枪杀的川皇政治盟友查理・柯克有点像,只不过一个是枪手,一个是受害者。

婚姻方面,帕多克结过两次婚,都离了,但据说和前妻们关系还不错,也没有已知的子女。后来他交了个菲律宾女友,据女友说,帕多克对政治不感兴趣,很少谈论政治,只是在案发前一段时间,开始出现抑郁的情况,2016 年到 2017 年 6 月,还吃过抗焦虑药物。

不过,帕多克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2012 年 9 月,他起诉了拉斯维加斯大都会酒店,因为在酒店摔倒受了伤,虽然后来达成和解,但好像没拿到多少赔偿金;2014 年 10 月,他又起诉了一次,结果被法院驳回。偏偏这时候,他还欠下了一大笔钱,直到 2015 年卖掉德州梅斯基特的公寓大楼,赚了 500 万美元,才把债务还清。

而 CBS 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从 2015 年 9 月开始,帕多克一直在大量亏钱 —— 这可能就是导致他抑郁的原因,他和菲律宾女友的关系也慢慢疏远了。

现在回头看,帕多克在案发前其实留下了不少 “异常信号”。大屠杀前两周,他把菲律宾女友送回了菲律宾,还转了 10 万美元给她,让她在当地买房子;2017 年 8 月,他还在芝加哥、波士顿和拉斯维加斯多次踩点 —— 预定过能俯瞰芝加哥洛拉帕罗扎音乐节的房间,也订过拉斯维加斯 “生活是美好的” 音乐节的房间,甚至去看过波士顿大型聚会的场地。警方后来从他的上网记录里发现,他还搜过、研究过 “如何搞大屠杀”。

可就算知道了这些,大家还是想不通:他到底为啥要这么做?

三、迷雾重重的动机:FBI 两年调查未果的谜团

按理说,这么大的案子,凶手的动机总能查出点眉目吧?但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偏偏是个例外 ——FBI 调查了两年,最后只公布了一份大量删减过的报告,结论是 “没有发现帕多克有明确已知的动机”。

一开始,警方怀疑帕多克的脑子有问题 —— 毕竟做得出这种反人类的事,会不会是脑部有病变?于是,帕多克的遗体被送到斯坦福大学做深度脑部分析。一番折腾后,斯坦福的病理学家明确说:没发现帕多克脑部有任何异常,这份解剖结果还被黑纸白字记录在案。

后来,有心理学家提出,帕多克可能存在 “竖情障碍”—— 在美国历史上,确实有部分大规模枪击案的枪手有这种问题,他们觉得这可能是帕多克搞大屠杀的原因。但这个推测,最终没被 FBI 采纳。

有人说,会不会是钱的问题?帕多克虽然之前赚过钱,但 2015 年之后一直在亏钱,还抑郁过。可他 2015 年卖楼已经还清了 500 万债务,案发前还给女友转了 10 万,也不像走投无路的样子。

也有人猜,会不会是政治原因?但他女友说了,帕多克对政治不感兴趣,很少聊相关话题,调查中也没发现他和任何极端组织有联系。

还有人觉得,会不会是报复社会?可帕多克没受过什么特别的 “社会不公”,工作、生活虽然有起伏,但也没到要报复无辜人群的地步。

直到现在,这个谜团还没解开 —— 一个没案底、有才华、有资产的老头,为啥突然变成了屠杀 23000 人的 “死神”?没人能说清。

四、惨案余波:伤亡数字背后的残酷与荒诞

这场被称为 “2017 年拉斯维加斯枪击案” 的大屠杀,最终的伤亡数字让人揪心:包括帕多克在内,一共 61 人死亡,867 人受伤。其中,413 名伤者是中枪或被跳弹、弹片击中;60 名死者里,有两名是休班警员 —— 他们没牺牲在枪林弹雨的工作中,反而死在了享受音乐的音乐节上,想想都觉得惨。

更让人难过的是,58 人是在枪击当场或随后在医院去世的,还有两名死者,分别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因为 2017 年的枪伤去世 —— 认定他们死于这次枪击案,还有个现实原因:死者家属能优先分配帕多克的遗产。后来,有一名受伤的幸存者因为无法承受创伤,选择了自杀,他没被记入枪击案的死亡名单,却也参与了遗产分配。

除了这些,还有个荒诞的小插曲:2019 年 3 月,拉斯维加斯都会区警察局以 “没有立即对枪声做出反应、不作为” 为由,解雇了警员科德尔・亨特雷克斯。结果一年后,仲裁推翻了 “科德尔不作为” 的认定,他又被复职了 —— 你说这事儿,蓝星第一强国美国,有时候也像个 “巨大的草台班子”,让人哭笑不得。

直到现在,再提起这场枪击案,很多人还是会觉得窒息:23000 人的狂欢现场,转眼变成人间地狱;近千人的伤亡背后,是上百个破碎的家庭;而凶手的动机,至今是个谜。有时候我看多了美国这种大规模枪击案,总忍不住感叹:当 “自由” 变成 “随意拥枪” 的借口,当 “安全” 成了普通人的奢望,这样的 “美国梦”,到底是谁的梦?

好了,今天的 “小陈解说” 就到这。希望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再发生,也希望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和平、安全的环境里生活。喜欢我内容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点点赞,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继续聊下去的动力。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