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重庆工商大学的一对师生火了。
为什么火了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课堂上,这位女老师向女大学生提问问题,女学生答不出来,于是她便恼羞成怒,所以这位女大学生在下课后,便到重庆工商大学的相关网络平台上投稿发文,对这位女老师泄愤,在平台上诬陷这位女老师“刻薄”、“媚男”。

但是让这位女大学生没想到的是,她在网络上发表的这些言论,被这位女老师发现了。
这位女老师发现这些信息后,立马到学校的班级群里,艾特这位女生,然后她们便发生了以下对话:




这位女老师表示,上课之所以提问你们问题,是生怕你们学不进知识点,可你们自己上课不认真、不严格要求自己,却还到网络上诋毁严格要求你们的老师,你们这种行为必须要付出法律代价!
而看到女老师开始“动真格”之后,这位女学生也怕了。
所以,这位女学生开始私信女老师,向女老师道歉,说自己得了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但是女老师并不理会她的这种解释,而是继续让她拿出证据:

眼看这位老师油盐不进,而自己也拿不出证据,所以女学生没有办法,只能向这位老师道歉:

但是女老师并不接受这种道歉,只是告诉这位学生,等着应诉吧:


发现这位女生的逻辑了吗?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这位女生的这个逻辑,和武大的那位杨某媛,其实非常相似。
因为这类人,都是发现自己理亏之后,就拿自己的身体健康来做借口的人——例如上面的女大学生,她发现自己理亏后,就说自己得了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而武大的杨某媛,也是在发现法官不偏向自己后,则说自己抑郁症快撑不住了,药量已经加倍云云。

所以,你们觉得这种人,是真心觉得自己错了吗?
真心觉得自己错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反思自己行为上的不当之处,而不是第一反应就想到自己有病。第一反应就想到自己有病的人,很可能就是想拿自己的病当成自己犯错的借口罢了。
而当这位重庆女大学生的事被曝光后,她的朋友圈,也被网友扒出来了。
在这位重庆女大学生的朋友圈里,她也是在大篇幅地诋毁这位老师:

发现这位女学生这些朋友圈的特点了吗?
这位女学生,虽然在网络上诋毁女老师“刻薄”、“媚男”,但是在她的朋友圈里,则几乎全是拿“媚男”说事,女老师到底怎么“刻薄”了,她在朋友圈里其实是几乎没有说的。
为什么这位女生要这么做?
因为她知道,“媚男”这个标签,才是让一个女性在女性圈子里社死的最快方式。因为“媚男”这种标签非常主观——和男性说话保持微笑,就可以是“媚男”;在电梯里帮男性按一下电梯,就可以是“媚男”;上课的时候提问男生的时间比提问女生的时间少,也可以是“媚男”……
所以“媚男”这种极其主观的标签,其实是让一个女性在女性圈子里社死的最快方式。

而且这位女大学生,她很精准的知道当今社会的痛点是什么,更知道男女议题在当今社会中的敏感性,所以她利用这种敏感性议题,来让这位她不喜欢的女老师社死,这可能才是她频繁提“媚男”二字的最根本的想法。
可以看出,她和杨某媛一样,也是深谙女权和诬告手段之人,而且在她的朋友圈里,她反复使用的一个词,就是“老子”,且出口成脏。


而对于李某的道歉,胡老师回应称“你的道歉我不接受”
“我问了你最简单的问题,是之前上课已经问过其他同学很多次的问题。”
“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区别是昨天提问四位同学中最简单的问题”
“我担心你回答不出来会情绪化不好,专门问最简单的问题”
“但是你最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
“结果,其他同学回答出来就是我魅男?!逻辑何在!”
然后胡老师就感慨说:“真的,水课当道有原因的!”
“从教这么多年,第一次遭遇这样莫须有的指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