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水浒传》时,就对智多星吴用下套诓骗卢俊义上梁山这一段气愤不已。
在吴用下套之前,卢俊义一直安安稳稳地过着锦衣玉食的幸福生活。他不仅家财万贯,还有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
在吴用下套之后,卢俊义被非常信任的管家告发谋反,早已背叛他的妻子也落井下石,最后被屈打成招,刺配三千里。
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虽然最后梁山众人救了他,但他再也回不去原来的那种日子了,只能归顺梁山,从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变成了社会末流的草寇。
当时看到这一段,觉得梁山众人做的实在太过分了。
他们明明知道,落草为寇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的生存之路,比如林冲,比如武松。
可是卢俊义呢?人家的日子过得顺遂幸福的不得了,怎么也不会头脑错乱到,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梁山当草寇吧。
再读《水浒传》,看到这一段时,心情倒是平静了许多,看的更仔细一些了。同时也有一种感悟,那就是:即使没有吴用的诓骗,卢俊义迟早也会上梁山。

下面分析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如果没有吴用的诓骗,卢俊义迟早也会上梁山。
1,卢俊义其实非常狂妄自负刚愎自用
吴用诓骗卢俊义,说他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需要去到千里之外的地方才能避祸。
卢俊义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就真的出走了。
不过这出走前后,就看出卢俊义其实是个非常狂妄自负的人。
出走前,管家李固劝他不要去,认为江湖算命的人话没什么可信度;
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灾祸,你不要反对我。
心腹燕青劝他不要去,并且有理有据地分析出是梁山的计谋,不要去自投罗网;
他说梁山就如草芥一般,怎么可能算计到我。
他的老婆贾氏娘子也劝他不要去,让他不要因为算命的几句胡言乱语,就撇下偌大一个家业,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做买卖。
他说你个妇人知道个啥呀?
看吧,谁的话都不听,谁的话都不考虑,只要反对他的,通通怼回去,多少是有些刚愎自用了。
后面接近梁山地界的时候,大家都劝他小心谨慎一些为好。
他们吃饭住宿的饭店店小二是比较熟悉梁山的情况的,也劝他悄悄过去就行,不要打草惊蛇,说“即使你有一万人马,也不可能干掉它”。
但凡一个人听到人家这样说,心里多少都会三思一下吧。况且卢俊义此次出行原本就是为了躲避“血光之灾”,应该要更加低调谨慎才对呀。
但卢俊义偏不。他直接挑起四面大旗,上书“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向梁山宣战。
好家伙,仗着自己功夫好,居然要单挑梁山众人!
这是得多狂妄自负,才会觉得,世人皆不如自己。
虽说如果梁山没有下套诓骗卢俊义,卢俊义也不会有这么一番经历,也就不会暴露出自己的性格。
但是也正是这么一次经历,让我们看到,完美的卢员外,其实也是个狂妄自负刚愎自用的人。有这种性格的人,特别容易树敌,对自己也没有正确的认知,即使躲过这一次灾祸,也很可能在其他地方栽跟头。
2,白眼狼管家李固时刻准备害他
之所以判断卢俊义最后会上梁山,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是卢俊义非常信任的大管家李固,时刻准备除掉他。
因为卢俊义的老婆出轨了李固。他们要想做名正言顺的夫妻,势必会想方设法除掉卢俊义。
原本卢俊义对李固是有救命之恩加知遇之恩的。
当年李固冻倒在卢俊义门口,是卢俊义出手救了他,并且后面还教他管家事务,五年之内就升他做了总管。
所以卢俊义是非常信任李固的,毕竟自己于他有大恩。
可李固是个心狠手辣的白眼狼,不仅不思回报,还睡了恩人的老婆。甚至在恩人入狱之后,还重金贿赂狱卒早点结果恩人的性命。
所以只要卢俊义犯一点错,李固都会在背后推波助澜。
把这样的一颗总是找机会引爆的炸弹留在身边,卢俊义也是迟早会出事的。

3,当时的社会腐已入骨,暗无天日
卢俊义虽然狂妄自负,但到底是个正人君子,不会去干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即使李固想要陷害他,如果官府清正廉明,不断错任何一件冤案,那么卢俊义还是可以全身而退,继续他的富贵人生。
可惜当时坐在皇位上的是徽宗皇帝,不是仁宗皇帝,开封府里也没有包青天。
当时的徽宗宣和年间,四大奸臣奸臣把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欲,荒淫无度。
从上到下的大小官员,办案看的不按法律条文,看的是所受贿赂的多少,看的是上面有没有人罩着你。
在这样一个布满毒瘤的社会环境里,只要钱和权到位,黑的可以变成白的,死的可以说成活的,真相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
而卢俊义的万贯家财,本身就极有可能成为别人设计陷害他的原因。眼红之人和官府串通一气,随便给他按个罪名,再将其屈打成招,万贯家财就可以取而得之了。
正因为有这三个原因在,我才认为,即使吴用没有诓骗卢俊义,卢俊义迟早也会投靠梁山,就像当初的林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