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9月21日,朝鲜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如期召开,朝鲜领导人出席并发表讲话。这一次,他的信息量巨大,态度鲜明,对半岛局势、美韩关系以及核问题做出了系统表态,给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
首先是朝韩关系问题。朝鲜领导人强调,朝鲜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朝韩是两个不同国家,绝对不会合并。他的表态看似简单,但内涵深厚。朝鲜划定了红线:不会通过和平方式统一,也不会用武力吞并韩国。这意味着,朝鲜的战略目标并非颠覆韩国政权或以武力实现统一,而是保持各自独立的国家地位。这一点与韩国统一部近期的表态形成罕见共识,韩国明确表示尊重朝鲜体制,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吸收统一,也不会采取敌对行为。双方虽短期可能切断对话渠道,但这种互相承认的底线实际上给半岛紧张局势降了温。
第二件大事是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严厉批评。朝鲜领导人指出,美国及其盟友为了维护霸权和野心,肆意滥用权力,导致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甚至陷入全面危机。他提到,美韩在表面上提出改善关系、愿意对话,但实质上是削弱朝鲜力量、破坏其制度。特别是“分阶段无核化”政策,更是在谈判基础上划下无情的障碍。这番言辞直指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和外交操作:从伊拉克、阿富汗到利比亚,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干预频繁,设有超过800个海外军事基地,每一次行动几乎都伴随着人道主义灾难。朝鲜领导人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长期战略观察之上,他试图提醒国际社会,朝鲜对美韩的警惕并非偏执,而是基于切实的安全担忧。
第三件大事,涉及半岛安全与美韩对朝政策的失信问题。朝鲜领导人回顾了特朗普和韩国新政府上台后的种种表态与举动,表面上喊着改善关系,实际上频频挑衅,试图破坏朝鲜制度。正因如此,朝鲜对美韩已失去信任。美韩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拉拢朝鲜,甚至试图在中朝关系中制造裂痕,但朝鲜领导人显然没有上当。他指出,朝鲜早已看清局势:表面的友好无法掩盖长期的战略压力与制度威胁。从战略角度看,朝鲜的回应是冷静且算计的,他通过法律明确国家定位,通过核政策划定战略底线,同时用公开演讲向全球传递信息,让对手无法轻易干预其国家安全策略。
第四件大事是关于朝鲜核政策的明确声明。朝鲜领导人重申,拥核是国家存亡的必然选择,绝不放弃核武器。任何解除制裁的谈判,前提必须是美韩承认朝鲜拥核事实。朝鲜领导人甚至提出条件性合作信号:如果美国放弃无核化执着,承认现实,寻求真正和平共处,朝鲜可以面对面协商。这种表述有两个含义:一是强调核武器是防御手段,不用于进攻;二是给外交留出空间,但仅在美方放弃单边施压前提下。这一逻辑显然让特朗普原先的拉拢计划失效,企图通过个人魅力拉近关系、离间中朝的图谋彻底泡汤。
从这四点来看,朝鲜领导人的讲话是一份战略宣言,也是一份外交操作手册。通过明确国家法律、批评霸权行为、指出美韩失信、强调核武底线,朝鲜在国际舞台上划定了清晰的底线和红线。与此同时,他还释放了微妙信号,显示如果美国调整策略、尊重现实,双方仍存在对话可能性。这不仅体现出朝鲜的战略耐心,也展示出其外交灵活性:硬实力和软外交并行,防御与试探兼具。
此外,从国际视角看,朝鲜领导人在讲话中对特朗普评价颇高,称与特朗普的会晤留下“美丽回忆”。这种表述有两层意思:一是认可特朗普在政策上曾表现出一定灵活性,二是暗示与特朗普个人关系良好,但前提是政策必须符合朝鲜安全利益。这意味着,未来两人会晤的可能性骤减,并非人际关系的障碍,而是政策条件未达成。一旦美方仍坚持无核化要求,任何会晤都无法实现战略突破。
综合来看,朝鲜领导人这次讲话既是对国内民众的政治宣示,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战略宣告。他在法律、外交、军事和核政策四个层面划定了红线,同时保留有限外交空间,彰显战略定力与现实主义智慧。对美韩而言,面对朝鲜清晰而坚定的立场,任何试图通过压力或分化策略的图谋都将徒劳无功。对中国与地区国家而言,理解朝鲜安全关切,尊重其战略自主权,是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维护区域稳定的关键。
朝韩关系虽未完全打开对话空间,但底线清晰;美朝关系更显复杂,任何外交动作都必须以朝鲜的核安全为前提。半岛局势进入一种“冷静而紧张”的新阶段,所有国际行为者都需要仔细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