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外部形势下,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调整的阵痛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服装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艰难前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4%,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同比下降1.47%,行业经济运行整体承压。

01
生产收缩背后的结构性变化
生产规模的小幅收缩背后,是各细分品类表现的显著分化。梭织服装产量同比下降4.24%,其中西服套装和衬衫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6.18%和4.87%;而针织服装产量仅微降0.2%。
更值得关注的是,针织服装占服装总产量的比重持续上升至69.39%,较2024年同期提高0.57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主要受益于运动户外、功能性休闲服饰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
对羊绒产业而言,这一趋势意味着传统厚重羊绒制品的市场空间可能被压缩,而更适合运动休闲场景的轻薄型、功能性羊绒产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MIRAY觅瑞观察,平台上半年接到的关于“轻量化羊绒”的技术咨询同比增长超过50%,显示出产业端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反应。

内销市场:温和增长中的渠道变革
02
在内销市场,限额以上单位服装商品零售额累计7590.2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2024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更为亮眼的是线上渠道——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增速比1-6月加快1.4个百分点。
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持续激活消费市场。MIRAY觅瑞凭借其品牌代运营服务经验发现,羊绒品牌通过内容化改造,将传统的材质宣传转变为“场景穿搭解决方案”后,客单价和转化率均实现显著提升。这证明传统的材质宣传已不足以打动年轻消费者,场景化、内容化营销正成为抢占心智的关键。

03
出口压力下的市场重构
出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52.1亿美元,同比下降2.5%。从量价关系看,呈现明显的“量升价跌”态势——出口数量增长5.9%,但出口平均单价下降7.5%。
细分数据揭示更多细节:附加值较高的通勤、社交类服装出口增势稳健,便服套装、裤子和毛衫出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7.5%、3.1%和3.0%。这一趋势为羊绒行业指明了方向:提升产品附加值、聚焦特定使用场景,是应对出口压力的有效途径。
从主要市场看,我国对美国服装出口金额同比下降9.8%,而对欧盟、日本、英国等市场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6.2%、1.4%和8.2%。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MIRAY觅瑞的跨境出海服务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平台协助的羊绒企业中,那些积极开拓欧洲细分市场的品牌,在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逆势增长。

运行质效: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04
前三季度,服装行业运行质效严重承压。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8685.18亿元,同比下降4.63%;利润总额319.23亿元,同比下降16.19%。行业亏损面达27.21%,比2024年同期扩大2.48个百分点。
成本压力尤为突出——百元营业收入含成本85.67元,比2024年同期提高0.52元。与此同时,产成品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比分别下降3.52%和7.36%,反映出企业运营效率的下滑。
对羊绒企业来说,这一数据警示我们必须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益化运营”。MIRAY觅瑞通过其供应链精准配套服务发现,通过优化原料采购节奏、降低库存周转天数,优质羊绒企业仍能在逆境中保持健康的现金流和利润空间。

05
行业新动能:细分品类与跨界融合
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部分细分赛道却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运动户外服饰、“高智感”女装、宠物服饰及配件等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新动能。
2025抖音电商双十一数据显示,运动户外服饰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4%。同时,“高智感穿搭”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超7800万次,满足了女性消费者对时尚表达的进阶需求。

宠物服饰行业也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科学养宠”概念普及,宠物服装从“可选”向“必备”转变。MIRAY觅瑞的产品开发团队注意到,采用羊绒混纺材料的宠物服饰在高端市场初露头角,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增速可观,代表了消费升级的新方向。
品牌跨界融合则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柒牌联合同济大学启动“全球大学生AI+IP创意设计大赛”,探索AI技术与品牌IP的深度融合;红豆股份打造“AI+服装新零售体验中心”,整合AI导购机器人、AR虚拟试衣等前沿技术,构建全链路闭环。

健康消费新范式形成
06
在新的生活方式与材料创新推动下,健康消费正成为服装行业的重要方向。服装企业将生物科技、智能传感、绿色材料等融入产品开发,加速构建全链路健康生态。
针对体重管理等全民健身需求,李宁将超䨻技术延伸至运动服饰的支撑结构设计,有效优化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内衣品牌SANGLUO则主打真丝睡衣、家居服等产品,强化品牌“好睡眠”概念,为消费者提供“好睡”呵护。

07
对羊绒产业的启示与出路
面对复杂的行业环境,羊绒产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寻求突破:

首先,拥抱细分市场机遇。
1
运动户外、宠物服饰等快速增长赛道,为羊绒材料应用提供了新场景。开发适合户外运动的轻量羊绒产品、设计高端宠物羊绒服饰,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再者,深耕健康消费理念。
3
羊绒天然的舒适性与健康属性,与崛起的健康消费趋势高度契合。应通过场景化营销,将羊绒与品质生活、健康理念深度绑定,实现从产品销售到生活方式引领的转型。
其次,强化科技赋能与跨界融合。
2
借鉴领先服装企业的经验,积极拥抱AI、AR等技术,优化从设计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同时加强与科技公司、设计机构的合作,为传统羊绒产品注入新活力。

最后,优化市场布局与出口结构。
4
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同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制成品出口比重,摆脱“量升价跌”的困境。
MIRAY觅瑞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羊绒产业的垂直服务平台,在服务上下游企业的过程中清晰看到:那些在细分领域深耕、积极拥抱变化的企业,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韧性。平台通过一站式产业解决方案,正助力更多羊绒企业在这场行业变革中找到自己的突围之路。

结语
08
四季度,随着国家提振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以及圣诞、元旦等消费旺季的到来,服装行业有望迎来温和复苏。但国内外市场消费改善动力整体偏弱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对羊绒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唯有持续深化转型升级,注重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加快产品结构优化与渠道效率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起真正的护城河。

行业的每一次调整,都是重新洗牌的过程。那些能快速响应变化、勇于创新变革的企业,将在这一轮行业整合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