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东莞一对夫妻的短视频火遍全网,视频里的画面让不少网友看愣了,两人穿着同款 POLO 衫,戴着一模一样的假发,对着镜头做表情时更是同步到极致,站在一起的模样,说一句 “复制粘贴” 都不为过。
评论区里网友们的讨论炸开了锅。有人留言 “双胞胎都没这么像,这俩是共用一张脸吧”,还有人调侃 “看完我都分不清谁是老公谁是老婆,建议加个标签区分”,更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我邻居夫妻也是这样,越老越像,现在连说话语气都一样”。
而针对这一现象,专家也给出了回应:“夫妻相” 确实存在科学依据,但像这样的 “复制脸” 非常罕见,更多是主观感受和网络传播带来的 “放大效应”。
夫妻自述:相亲闪婚,婚后 3 年慢慢 “越长越像”走红之后,这对夫妻特意拍了一条视频,跟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故事,解开了 “为啥这么像” 的疑惑。
妻子叫梁彩玉,丈夫叫何仙胜。梁彩玉说,两人是通过相亲认识的,相处了半年就决定结婚,属于妥妥的 “闪婚”。婚后他们一起开了家药材铺,分工特别明确:丈夫负责汤包、茶包的搭配,她则专心做宣传工作。
“刚认识的时候,真没觉得我们俩有啥相似的地方。” 梁彩玉在视频里笑着说,真正让两人 “越长越像” 的,是婚后几年的朝夕相处。“这两年,我们几乎一天 24 小时都待在一块儿,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起休息,我想大概就是这份天天在一起的陪伴,让我们慢慢变得像了。”
这番话很快引发了网友的共鸣,评论区里满是相似的经历分享。有网友说 “我和老公结婚十年,现在朋友都说我们笑起来的样子一模一样”,还有人留言 “我爸妈年轻时长得完全不一样,现在连走路的姿势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更有网友打趣 “我家那口子现在连我喜欢吃的菜都跟我一样,长相能不像吗”。
专家解惑:“夫妻相” 真存在,背后有两大关键原因“夫妻相” 到底是巧合,还是真的有科学道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侯正华,专门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详细解答。
侯正华说,“夫妻相”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这背后有个专业的说法叫 “变色龙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两个人长期待在一起,会不自觉地模仿对方的表情、动作。时间久了,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会慢慢体现在外表和神态上,让外人觉得 “这两个人越来越像”。
不过他也提到,像东莞这对夫妻这样的 “极致夫妻相” 非常少见。“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长相相似的夫妻,会不自觉地强化‘他们很像’的印象,放到网上传播后,这种印象会被进一步放大。” 侯正华解释,实际上大多数夫妻的 “夫妻相”,更多是神态、气质上的相似,而不是五官真的像 “复制粘贴” 一样。
至于 “夫妻相” 的形成,侯正华总结出了两大关键原因:先天吸引和后天养成。
第一是先天吸引:很多人在选伴侣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和自己相似的人。这种相似不只是外貌,更多是内在特质的契合 —— 可能是相似的学历背景、合拍的性格,也可能是一致的价值观。这些契合点会让两个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给人一种 “很登对” 的感觉。
第二是后天养成:这是让 “夫妻相” 慢慢显现的关键。侯正华说,长期一起生活的夫妻,生活轨迹会慢慢变得一样:比如饮食口味会越来越像,作息时间也会逐渐同步,就连表情神态,也会在日常相处中变得相似。这些变化都会悄悄改变两个人的外在状态,让 “夫妻相” 越来越明显。
除此之外,精神状态的相互影响也不能忽视。侯正华提到,在临床中发现,如果夫妻中有一方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的状态,总是眉头紧锁、眼神愁苦,这种状态可能会潜移默化地 “传染” 给另一方。时间久了,就连额头的皱纹、嘴角的下垂弧度,都可能变得相似。
重要提醒:“夫妻相” 不是婚姻必备,基因才是基础不过侯正华也特别强调,“夫妻相” 并不是婚姻的必然结果。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有些夫妻结婚几十年,外貌上的差异依然很大。
“一个人的长相,是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共同决定的。” 侯正华解释,骨骼轮廓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骨骼之外的部分 —— 比如面部肌肉、脂肪分布、皮肤状态,都会受到后天生活的影响。
他举了个例子:就算是原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如果早年分开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长大,接受不同的教育、吃不同的食物,时间久了,原本高度相似的长相也会出现明显差别。
就像有网友说的那样:“哪有什么天生的夫妻相,不过是一起过了几十年日子,吃了无数顿同样的饭,熬了无数个同样的夜。” 那些藏在相似神态里的,其实是岁月里两个人相互陪伴、彼此磨合的痕迹。
你身边有没有 “夫妻相” 特别明显的例子?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闻~
图源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