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年新增退休人员来说,不能参加2025年养老金调整多少都有些遗憾,因为即使明年养老金继续上涨,也需要等待至少一年的时间才能看到自己退休后的首次养老金调整结果。如果明年养老金暂时停止上涨,那么需要等待养老金上涨的时间会更长。不过,从8月开始,即将陆续到来的2025年养老金二次核算将能弥补这种遗憾,新增退休人员将会通过养老金二次核算的方式来增加养老金待遇了。

我们知道,目前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与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有关,而社会平均工资是变化的,因此每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大概率不会和上年度一样。因而2025年1月及之后的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如果是按照上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核算的,属于预发养老金,当今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再进行养老金的二次核算,多退少补。
目前,少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社会平均工资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完全并轨,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采用的是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如果当地公布了这个口径的平均工资,那么就等于公布了养老金计发基数,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地区没有公布当年计发基数,不是因为不公布,而是社会平均工资公布后,相当于公布了养老金计发基数。比如上海、西藏、浙江、黑龙江、新疆、海南、内蒙古、贵州等地就是这种情况,这8个省份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就是上年度的城镇单位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
这里有一个例外情况,黑龙江在去年12月公布了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从今年1月已经开始启用了,因此黑龙江今年新增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不是预发养老金,而是最终的待遇,所以黑龙江今年新增退休人员不需要进行养老金二次核算。

首先说说,补发多少金额。补发金额与补发月数有关,不同地区由于养老金二次核算进度不同,如果每月补发100元,补发8个月就能补发800元,如果今年1月退休,到2026年1月才进行补发,就需要补发12个月的差额,需要补发1200元。因此,补发多少养老金,需要看补发月数。
其次,补发多少,还要看养老金计发基数能增加多少。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越多,那么补发的金额就越多。
举个例子,如果某退休人员工龄30年,养老金4000元,上年度养老金计发基数7000元,缴费指数为1,那么每月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7000*(1+1)/2*30*1%=2100元,假如今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200元,上涨后的基础养老金为7200*(1+1)/2*30%=2160元,基础养老金上涨了60元,按照补发8个月算,可以补发480元,如果能补发12个月,需要补发720元。
其他影响养老金二次核算补发金额的因素还包括缴费指数,缴费指数不同,对养老金二次核算结果影响也很大。
当然,如果退休人员有视同缴费年限,由于视同缴费年限与养老金计发基数也有关系,因此过渡性养老金也需要进行二次核算。同时,由于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计发基数无关,不需要重算。

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养老金也会跟着变化。每年新增的退休人员,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时间晚的原因,社保部门往往先通过上年度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先核定预发养老金暂时发放,待新基数公布后再进行养老金二次核算,多退少补。另外工龄30年,能否补发800元,需要看实际情况,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仅仅看工龄是没有办法确定补发金额的。